|
互联网时代业已流行,互联网+时代触手可及。全面透彻理解互联网+的精髓,除了要把握它本身是什么,还有必要站在这个时代的角度去考察、去解析,研摩互联网+和当今这个时代之间有怎样的关联、匹配?互联网+将居于怎样的地位,发挥怎样的作用?为什么现在要提互联网+,现在要确立互联网+行动计划?只有如此,才有可能洞悉目前与未来,进而在学习、实践、决策时进退裕如。
互联网+时代有以下六个方面核心的特质值得关注。
跨界融合
如果看互联网+的特质,用最简洁的方式来表述,应是八个字:跨界融合,连接一切。如果说连接一切更加代表了互联网+和这个时代的未来,那么,跨界融合是互联网+现在真真切切要发生的事情。
+本身就是一种跨界,就是变革,就是开放,就是一种融合。敢于跨界了,创新的基础就更坚实;融合协同了,群体智能才会实现,从研发到产业化的路径才会更垂直。融合就会提高开放度,就会增强适应性,就不会排斥、排异;互联网如果能够融合到每个行业里,无论对于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应该都是一件好事情。腾讯做连接器,开放了平台,可以让很多的人、物、服务、机构嵌入在连接器中,带来连接的价值,影响了我们智慧生活的方式、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植物嫁接往往会带来惊人的变化。据研究,影响植物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是接穗和砧木的亲和力,其次是嫁接的技术和嫁接后的管理。亲合力呢就是接穗和砧木在内部组织结构上、生理和遗传上,彼此相同或相近,从而能互相结合在一起的能力。亲和力高,嫁接成活率高。反之,则成活率低。这种机理和互联网+X何其相似,+要求双方而不是单方的亲和力,我们可以看作各自的融合性、连接性、契合性、开放性、生态性。
互联网之于其它产业,带来冲击是必然的,而且是不可逆的。融合是一种气度,融合是一种力量,融合是一种勇气,融合是一种追求。融合让你适者生存,融合让你掌控能量。产业的冲击会很普遍,产业的颠覆会少有发生,产业的融合会成为流行。
跨界思维是一种“普适智慧”,不是只有创新时,才需要跨界;也不是需要跨界了,才去做跨界的准备。跨界,首先必须跨越思维观念之“界”;跨界,应该成为一种行为方式。组织内部一定要动态化、柔性化、协同化,形成灵动可变的柔性组织,才能齐力推动外部的跨界。乐视的超级电视为人称道,现在居然出手机、汽车。曾经炮轰苹果生态性差的乐视负责人贾跃亭认为,过去十年乐视的发展,就是基于用户不断进行跨界创新,这也是乐视生态最为核心的优势。
创新驱动
我们所处的时代,有人称之为信息经济、数据经济,甚至有人说创客经济、连接经济来了。这一方面说明时代处于动态变化中,另外,表明这些因素在这个特定阶段愈发表现出其重要性和主导性。
驱动要素的选择不能再停留在被GDP推动、被利益集团携裹、被失速风险制约的传统模式了,需要逐步形成新范式。中国粗放的资源驱动型增长方式早就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到创新驱动发展这条正确的道路上来。同时,要敢于打破垄断格局与条框自我设限,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建立可跨界、可协作、可融合的环境与条件。这正是互联网的特质,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来求变、自我革命,也更能发挥创新的力量。
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居于什么位置?国家刚刚颁布的《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旗帜鲜明地做出了回答: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统筹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合作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
政府的一些信号、政策已经足够明确,国家现在处于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未来是创意创新创业创造驱动型发展,发展是靠打破机制的藩篱,是靠更多的个人发挥创造精神,是靠协同创新、跨界创新、融合创新,这就是最不应被忽视的“新常态”!
重塑结构
重塑结构不仅是互联网+所要带来的,而是从互联网这个时代就已经开始了。信息革命、全球化、互联网业已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关系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结构被重塑的同时带来很多要素如权力、关系、连接、规则和对话方式的转变。
互联网变迁了关系结构,摧毁了固有身份,如用户、伙伴、股东、服务者等身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由切换。互联网改写了地理边界,也摧毁了原有的游戏规则以及管控模式(信息传播规律完全被改写)。
商业模式不断被创新,管理的逻辑也发生了长足的变化。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力重心发生重大迁移,连接、关系越来越成为企业追求的要素之一。监管与控制,流量与屏蔽,都有了新的涵义与操作思路。
互联网打破了固有的边界,减弱了信息不对称性,信息的民主化、参与的民主化、创造的民主化盛行,个性化、屌丝精神、屌丝思维越来越流行。互联网让社会结构随时面对不确定性,社群、分享大行其道,接触点设计,卷进方式设计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必修课,而注意力、引爆点成为商业运营和品牌传播中重点关注的要素。
互联网降低了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提升了全社会的运营效率。如购票原来要跑到售票点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不到一分钟就随时随地随需可以在移动端完成。移动互联网催生了持续在线,移动终端成为人的智能器官,随时被连接。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地发生在移动互联网上,如通信的需求、信息的需求、传播的需求、娱乐的需求、购物的需求等等。
互联网可以把选择权交给用户,哇哦,这个太棒了。原来是一个黑箱,信息完全不对称。现在呢,信息足够丰富,把主动性还给人,让他们获得完全不一样的体验。个性化定制借助互联网大大流行,像海尔建立的互联工厂,可以按照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定制空调。
互联网还集成了大众智慧,用户参与设计,用户参与创新,用户参与传播,用户参与内容创造,用户对于物流、菜品的评价实际上是在参与管理。互联网基于个体发端了“众”经济,众包、众筹、众创、众挖,既是社会的新结构,是商业的新格局,又是生活的新方式,是经济的新范式。
发现人力资本的力量:高手在民间,破茧可出蚕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指出,国家繁荣发展的新动能,就蕴涵于万众创新的伟力之中。在达沃斯2015世界经济论坛上,克强总理在阐述“双引擎”时强调,“万众创新,要让中国经济的每一个细胞都动起来,”以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今年两会结束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李总理说,“我到过许多咖啡屋、众创空间,看到那里年轻人有许多奇思妙想,他们研发的产品可以说能够带动市场的需求。真是高手在民间啊,破茧就可以出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从“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其才”到“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再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谓一脉相承,表明国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已将着眼点放在了人人、大众、万众这些“细胞”上,是要尊重人性,拓展“众”经济、创客经济。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驱动,既是机制的改革,又是体制的重构,必定重塑创新生态、协作生态、创业生态、价值实现规则,是基于人性、另外一层意义上的“开放”由过去的对外开放为主转向对内开放为主,激发内生活力和每一个个体的创造性,从而推动整体开放生态的塑造。所以,克强总理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一个改革。”
尊重人性、激活创造力、人力资本化、尊重创新劳动、重视知识产权的价值才会给创新驱动发展带来支撑,才能倒逼教育与社会治理、运营管理。尊重人性才能发挥互联网+的威力。在这个由宏大叙事到具体而微的过程中,个体的角色更加多元化,可能不是创客,就是达人,就是大拿,就是合伙人、伙伴;个体的人力资本会更公平地参与到配置、分配和价值实现中去(这本身就是“中国梦”的一部分),甚至游戏规则的制定也更加“民主”化,我称之为“价值正义”。而互联网去中心化,互联网+就像一种新的机制、新的动态协议、新的议事规则,会激励这些智慧个体放大人力资本,并产生交互、跨界与协同,获得智慧化生存的体验。因而,权力向传统的消费者让渡,客户参与创造、产销融合、圈子社群化、分享创造价值、责任约束加大,这些将大行其道。
对于个人来讲也这样,可能我们会迈入这样一个时代能够让我们自己拥有的知识、资源、关系、人力资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游戏规则的设计、制订,以及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过程中去。
- 周军:传统企业需借电子商务挖掘新赢利模式 2011/05/24
- 互联网商业的前途:创造新价值 2012/10/28
- 我国企业商务网站的应用性研究 2012/05/15
- 2012中国电子商务的十大发展趋势 2012/06/14
- 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十大趋势 2012/02/17
- 2012中国电子商务十大趋势 2011/12/30
- 网络世界:如何规范诚信? 2011/07/19
- 网购用户信息频遭泄露是谁的错 2011/06/13
- 电子商务对企业定价决策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2012/06/19
- 互联网经济催生家电新趋势 201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