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信用解读 > 正文
    
信用评级需打“黑哨”
2012-07-17 13:03:48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标普、惠誉和穆迪三大评级机构最近有点烦:欧盟日前对他们启动调查,以确定其对银行的评价流程是否足够严谨和透明。意大利检方还对标普提起诉讼,指控其涉嫌操纵市场,故意唱衰意大利。

标普、惠誉和穆迪三大评级机构最近有点烦:欧盟日前对他们启动调查,以确定其对银行的评价流程是否足够严谨和透明。意大利检方还对标普提起诉讼,指控其涉嫌操纵市场,故意唱衰意大利。

长期以来,评级机构在世界金融体系中举足轻重。但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对美国三大评级机构的批评声不绝于耳,甚至有人称评级机构是欧债危机的“始作俑者”和制造市场失控的工具。

例如,今年1月13日,标普宣布将意大利的主权信用评级连降两级,同时对该国银行系统做出负面评价,引发市场对意大利有价证券的大规模抛售。6月25日,穆迪又下调28家西班牙银行的长期债券和存款评级,使本已深陷银行业危机的西班牙经济雪上加霜。

在欧盟不断出台应对危机措施的情况下,三大评级机构仍频繁出手“火上浇油”,用意究竟何在?

早在去年12月,奥地利央行行长诺沃特尼就曾指出,标普威胁下调欧元区15国主权信用评级出于“政治动机”。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也曾公开表示,评级机构的降级幅度和时机选择有“反欧洲”的倾向。

对三大评级机构的质疑有无根据?事实证明,正是他们在欧洲的连续动作,使欧洲金融市场资金流向发生转变,而美国通常成为受益方。目前全球市场只要发生某地区被降级,就会看到资金大幅流向美国国债。

三大评级机构如此兴风作浪,一方面在于得到了美国商界和政界的支撑,成为华尔街投机谋利、华盛顿维护经济强权乃至美国内政党政治博弈的工具;另一方面在于其霸占全球80%资本市场份额的垄断地位,目前无论是市场投资者还是监管者,都不同程度存在对三大评级机构的依赖。

金融危机以来,改革国际评级体系的呼声和行动持续不断。欧盟去年底提案要求加强评级机构监管,亚洲各国则尝试联手建立自己的评级机构,中国也积极扶植民族评级企业。

面对国际社会的“喊打”之声和“突围”行动,三大评级机构应切实对犯下的错误承担责任、深刻反省,多一分理性与科学,多一点客观与公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