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部分大学生参与爱心支教,到了支教点才发现所谓的“爱心支教联盟”实为营利组织;河北邯郸一家企业代表人声称为希望小学捐款20万元,却在举牌合影后扔下2000元不见踪影……近期,媒体陆续曝光的这些事件,让“伪慈善”现象再度进入公众视野。不少人诘问,慈善怎么就成了牟利的道具?“伪慈善”为何屡禁不止?究竟谁该为被“放逐”的爱心负责?
慈善活动本是弘扬社会正气、传递人间大爱的义举,但却被不怀好意者歪曲利用。刺痛公众的神经,既让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心酸,也令行善者心寒,吞噬着社会诚信。
剖析林林总总的“伪慈善”现象不难发现,“伪善者”往往是利用受助者急于受助、行善者乐于助人的心理,为违规组织或商业行为披上假外衣。花样各异的“马甲”之下,包藏的是假爱心、真营利,假救助、真炒作的“黑心”。
事实上,近年来,为发展慈善事业,国家制定了慈善法,民政部也出台了《慈善组织认定办法》《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明确了各单位、各部门的监管职责。这些法律法规在将慈善活动纳入法治轨道的同时,也有力保护了慈善活动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
然而,一些“伪慈善”事件背后,也暴露了有关单位执法不严、监管缺位的问题。一些地方或对“伪慈善”组织视而不见,或对“伪善”行为警惕不高、防范不足等,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慈善行为代表着社会的良知,慈善活动帮扶的对象往往是弱势群体,鉴别能力和应对能力弱,揭开“伪慈善”的“华丽外衣”,必须建立惩戒体系,才能防患于未然。慈善活动的主管部门、组织者、参与者需擦亮眼睛、提高警惕,防止爱心被利用。有关职能部门应切实负起责任,建立一整套慈善活动监管体系和流程,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加大打击力度,让“伪慈善”“假爱心”无所遁形。
- 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对学术不端零容忍 2017/07/31
- “黑名单”让共享单车行稳致远 2017/07/31
- 政务信息释放共享红利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2017/07/31
- 国家发改委等31部门联合出手惩戒失信企业个人 2017/07/31
- 交通部:三方面推进深化出租汽车改革工作 2017/07/31
- 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培训会成功召开。
- 国富泰与您共建"诚信之壤"
- “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启动大会暨中国盐...
- 第五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 暨“互联...
- 电商“双11 ”有诚信才有未来
- 我国建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倒逼企业诚信...
- “6.14信用记录关爱日”完善征信体...
- 疫苗之“殇”?暴露的是社会诚信缺失的...
- 信用监管体制缺乏 “百度推广”深陷信...
- 2015年国富泰信用工作时间轴
- 第四届中国行业信用评价结果推广与应用...
- 双十一走过“七年之痒” 电商诚信为首...
- “中国企业经营信用累计认证”正式落地...
- 国富泰参与联合国论坛 引领中国信用走...
- 第四届行业信用研讨会
- “吃人电梯”何时休?事故频发谁之过?
- 互联网+大时代来临!
- 大数据时代下的信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