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 首页 > 信用解读 > 正文
分享到:
    
让诚信成为守护心灵的明灯
2018-07-26 09:42:53 来源:解放军报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也是道德的保障。新时代的征程上,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用法律和道德护卫诚信建设,让诚信成为守护人们心灵的一盏明灯……

写在前面的话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

诚信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实践。然而,长期以来,经济社会领域存在的许多失信行为,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扰乱人民美好生活,是群众的“痛点”,也是市场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稳定的“挡路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不断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向着“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的方向大步迈进。如今,“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良好态势初步形成,诚信中国正在崛起。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也是道德的保障。新时代的征程上,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用法律和道德护卫诚信建设,让诚信成为守护人们心灵的一盏明灯……

严惩“老赖”,形成不敢失信氛围

今年5月,21岁的空姐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一案,引发广泛关注。今天,案件虽暂告一段落,但其引发的关于网约车安全问题的讨论却没有结束。

据介绍,涉案的顺风车司机刘某没有运营资质。滴滴公司却称,在车主注册时,他们严格审核了身份证、驾驶证等。事实上,若一名女性司机用男性司机的证件注册,平台也显示“实名认证成功”。

随着一些车辆同路不同价、评价信息暴露用户隐私等问题的出现,网约车备受质疑。尽管涉事企业很快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但公众要求加强监管和惩罚的呼声仍不绝于耳。

为此,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强和规范出租汽车行业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将存在无证上岗、车辆登记信息不符等情况的企业和个人列入失信联合惩戒主体名单,个别情节严重者被直接列入“黑名单”。

除此之外,各地也采取了惩戒措施。例如,在河南登封,法院为“老赖”订制了专属彩铃,以提醒致电者谨慎交易;在福建多地,相关部门曝光了一些失信企业或个人以示警醒;在广西,多地法院通过媒体平台发布针对“老赖”的惩戒通告,等等。凡此种种,有助于形成严惩失信者的整体环境。

“严惩失信者,目的是为了帮助失信者改过自新。”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让失信者受到惩处利于形成不敢失信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我国还将强化对守信行为的联合激励。他相信,惩治和奖励相结合,必将大大改善社会信用环境。

完善制度,打造不能失信“铁笼”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长期以来,有关部门希望通过教育和引导来加强社会诚信建设,使人们养成诚信的美德。但道德自律往往难以抵挡经济社会变迁带来的种种冲击。为此,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曾发布《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勾画出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

“制度,是构筑诚信社会的根基。”在中央党校政法部经济法室主任王伟看来,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注重顶层设计,为诚信中国筑牢制度支撑,自2014年以来,“信用体系建设”一词连续5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王伟认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进入快车道。目前,60多个部门累计签署近40个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推出联合奖惩措施100多项,覆盖旅游、家政服务、婚姻登记等多个领域。

随着我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地方信用建设也在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目前,上海、湖北等地出台了信用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北京、江苏等地出台了省级政府规章。2016年底,我国《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将备受关注的政务信用和个人信用建设推向公众视野。

“从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监管,到加强个人信用和政务信用建设,诚信制度化的‘铁笼’越筑越牢。这是社会治理的创新,利于从制度层面加强信用文化培育,对诚信中国建设意义重大。”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晶妹评价说。

信息共享,个人须重视信用积累

刷身份证,拍照,输入手机号码……一系列操作后,北京市民张先生借助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报告自助机,不到两分钟就提取到个人信用报告。

“这份报告不但能用来贷款,还能证明自己是否涉及债务纠纷。”手持报告的张先生说,信用信息共享让每个人不得不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

据了解,自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上线运行以来,个人信用报告在办理房贷、消费贷款、信用卡等金融活动中成了必备资料,在求职招聘、审计监督、出国签证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市场经济本质是信用经济。在诚信社会中,诚实守信能降低交易成本,失信违约将处处受限、得不偿失。最新数据显示,央行征信系统已收录近9亿自然人的信用数据。对公民个人来说,要清醒认识到大数据时代,失信不是没人管,而是管理更严格、更精准。一旦形成不良信用记录,将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上海市公布的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案例显示,有人由于信用状况中“存在法院生效判决未执行记录”,没有通过公务员报名资格审核。对当事人而言,这样的代价值得铭记终生。对公众而言,应吸取教训,加倍重视信用积累。

“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副主任王江表示,目前,我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基本建成,联通所有省(区、市)和40多个部门,归集信息上百亿条,为部门协同监管、联合奖惩创造了条件。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每个公民都应不断提高诚信意识,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重视、珍惜、爱护自己的信用记录,用诚信标尺修正自身行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