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证监会:2020年以来查办财务造假案件59起
5月3日,新华社援引证监会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依法从严从快从重查办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共办理该类案件59起,占办理信息披露类案件的23%,向公安机关移送相关涉嫌犯罪案件21起。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财务造假案件主要呈现造假模式复杂、造假手段隐蔽、造假动机多样、造假情节及危害后果严重四大特征。
二、商务部将持续推进电子商务诚信建设
5月6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商务部将持续推进电子商务诚信建设,推动《电子商务企业诚信档案评价规范》贯彻落实,鼓励电子商务企业依托全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开展诚信经营承诺,自主建立维护诚信档案,公开信用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加强城市管理执法领域信用监管
5月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通知,要求巩固深化全国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执法和服务水平,加强城市管理执法领域信用监管,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四、国家发改委:煤炭中长期合同纳入国家诚信履约保障平台进行监管
5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2021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监管工作的通知》提出,被列为2021年重点监管合同的,将全部纳入国家诚信履约保障平台进行监管,合同履行情况实行分月统计、按季考核。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归集合同履约情况及信用评价结果,依法依规纳入交易双方信用记录,并作为信用信息定期进行归集汇总和公示通报;对经提醒后仍达不到履约要求的进行约谈,并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实施失信惩戒。
五、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
5月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盛荣华表示,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出“重拳”治理网络乱象滋生蔓延。专项行动将从8个方面发力,包括整治网上历史虚无主义,治理算法滥用行为,打击网络水军、流量造假、黑公关,整治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PUSH弹窗新闻信息突出问题,规范网站账号运营,整治网上文娱及热点排行乱象等。
六、国家知识产权局:近3年累计驳回恶意商标注册申请逾15万件 已建黑名单制度
5月8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表示,该局近3年累计驳回恶意抢注和囤积商标注册申请逾15万件,确认非正常专利申请22万件,并已建立恶意注册行为的黑名单制度,把一些恶意注册行为比较多的申请人纳入黑名单,对相关新的申请严加监管,加注涉嫌恶意商标注册申请人近千人。
七、国办:实施药品安全信用监管
5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围绕完善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的治理机制,要实施药品安全信用监管,依法依规建立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判定标准、公示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并实施信用联合惩戒。
八、市场监管总局:对“作业帮”“猿辅导”均处以警告和250万元顶格罚款
5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消息称,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会同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开展联合行动,对小船出海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作业帮”)和北京猿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猿辅导”)两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相关行为进行检查。经查,“作业帮”“猿辅导”实施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交易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上述两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均处以警告和250万元顶格罚款的行政处罚。
九、公安部:电信网络诈骗案超六成通过虚假APP实施
5月11日,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北京、辽宁、湖南、广东等26个省区市公安机关同步开展集中收网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APP技术开发支持的违法犯罪团伙,据统计,通过虚假APP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已占所有案件的60%以上。
十、中国演出行业协会:面向粉丝商业集资的演艺人员将受惩戒
5月12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公告称,由演出行业演艺人员本人发起、组织的或以其所属经纪机构、工作室名义发起、组织的面向粉丝的商业集资行为,以及收受粉丝集资财物的行为,均涉嫌违反《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中国演出行业协会道德建设委员会将针对此类行为启动评议程序,并根据评议结果对涉事演艺人员实施“联合抵制”等行业自律惩戒措施。
十一、国常会:试点建立个体工商户信用贷款评价体系
5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围绕进一步加强小微金融服务,试点建立个体工商户信用贷款评价体系,提高融资便利度。支持发行不低于3000亿元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确保银行业普惠小微贷款实现增速、户数“两增”,确保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长30%以上。
十二、工信部:更加深入推进“断卡行动” 加大力度整治电信网络诈骗
5月12日,工信部在北京召开信息通信行业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强化对电话卡、物联网卡等重点业务的风险整治,加大力度整治电信网络诈骗,以更为严格的精准治理措施,更加深入推进“断卡行动”,包括建立完善“二次实人认证”、快速停复机协同工作机制等。
十三、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信用修复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5月12日,为规范对失信信息的信用修复工作,维护信用主体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起草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21年5月12日至2021年6月12日,用户可登陆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首页“意见征求”专栏,提出意见建议。
十四、七部门:鼓励商品市场完善信用记录、分级、激励约束等管理制度
5月13日,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中国贸促会联合印发的《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指出,要优化市场交易环境,鼓励商品市场完善信用记录、分级、激励约束等管理制度,探索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市场监管长效机制。通过专项行动,将商品市场打造成为商品流通的重要平台、扩大内需的重要载体、优化供给的重要引擎。
十五、八部门:联合约谈10家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
5月14日,针对社会各界集中反映的抽成比例高、分配机制不公开透明、随意调整计价规则,以及互联网货运平台垄断货运信息、恶意压低运价、随意上涨会员费等问题,交通运输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信访局等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8家成员单位对滴滴出行、首汽约车、曹操出行、美团出行、T3出行、高德、嘀嗒出行、满帮、货拉拉、快狗打车等10家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公司进行联合约谈。
十六、国家税务总局:我国纳税信用评价A级企业数量和占比明显上升
5月15日,国家税务总局称,2021年全国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显示,我国企业整体纳税信用状况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A级企业数量和占比明显上升。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纳税信用管理处处长耿铁鹏介绍,此次共有3300多万户企业纳入评价,评价结果显示,A级企业275万户,占评价总户数的8.28%,较去年提高2.4个百分点;B级和M级企业共2747万户,增加258万户;C级和D级企业共304万户,占评价总户数的9.14%,占比较去年降低0.34个百分点。
十七、教育部:规范“名校办民校”行为 建立民办学校信用档案
5月17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和解读。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表示,将对“名校办民校”的办学行为进行规范,建立健全民办学校的信用档案等制度,以及教育系统从业禁止人员的信息库。
十八、国家发改委:坚决斩断营商环境评价背后的利益链条
5月18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金贤东在5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当前社会上以“国家”“中国”名义发布的营商环境评价排名数量众多,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进行查处,坚决斩断营商环境评价背后的“利益链条”,严格禁止借开展营商环境评价之机,向地方政府、市场主体收取参会费、培训费,严格禁止以提升名次、颁发奖项为名,向地方政府、市场主体收取“好处费”“赞助费”。
十九、国家发改委:加大“信易贷”模式推广力度,着力破解融资难题
5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金贤东在5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将继续强化政策实施,营造更好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围绕加大融资支持力度,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发行债券,加大“信易贷”模式推广力度,着力破解融资难题。
二十、四部门:信用监管助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体系健全完善
5月18日,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的意见》提出,在健全完善“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体系方面,加强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推广信用承诺制度,推进分级分类监管和精准监管,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在农村公路建设市场方面,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信用评价机制。
二十一、国常会:依法严厉查处大宗商品达成实施垄断协议、散播虚假信息、哄抬价格特别是囤积居奇等行为
5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受主要是国际传导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品种价格连创新高。会议强调,要加强市场监管,依法严厉查处达成实施垄断协议、散播虚假信息、哄抬价格特别是囤积居奇等行为并公开曝光;实施好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
二十二、民政部:多举措遏制重婚、骗婚现象
5月19日,中国民政部召开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中国民政部信息中心总工程师王兴玲表示,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重婚、骗婚等行为既涉及个人诚信缺失,也涉嫌违法犯罪。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政部门将采取加大对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的联合惩戒力度等多种措施,减少重婚、骗婚等现象的发生。
二十三、中国银保监会:与地方信用体系部门建立合作机制 防止处罚“利剑”高举轻落
5月20日,中国银保监会通报称,2020年银保监会系统共作出6581件行政处罚决定,处罚银行保险机构3178家次,罚没合计22.75亿元。为防止处罚“利剑”高举轻落,通过设立未执行清单、与地方信用体系部门建立合作机制等方式,及时跟踪推进行政处罚决定执行到位,2017年以来处罚执行率达到99.78%。
二十四、文化和旅游部:加快推进旅游信用体系建设 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5月21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关于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进旅游信用体系建设,要着眼于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全流程,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为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供重要支撑。同时,该意见对完善旅游市场信用监管制度、完善信用承诺制度、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严格失信名单管理、建立信用修复机制、拓展信用应用场景等六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十五、六部门: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
5月25日,人民银行、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财政部、银保监会和证监会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提出,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推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贷款。加快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鼓励各地多渠道整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探索开展信用救助。
二十六、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全国“信易贷”平台取得四方面积极成效
5月25日,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推广‘信易贷’模式,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现场会上,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主任周民表示,全国“信易贷”平台建设取得四方面积极成效,一是数据归集共享能力持续提升,二是全国一体化平台网络加速形成,三是“信易贷”产品服务创新持续丰富,四是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规模持续增长。
二十七、国家发改委:更大范围、更大力度推广“信易贷”模式
5月25日,国家发改委在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召开“推广‘信易贷’模式,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现场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出席会议并强调,继续发挥好信用“基础桩”作用,更大范围、更大力度推广“信易贷”模式,加快推动“信易贷”平台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推动“信易贷”工作提质扩面增效,夯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信用基础。
二十八、生态环境部: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
5月26日,生态环境部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生态环境部对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把依法监测、科学监测、诚信监测摆在突出位置,会同有关部门一手抓“保真”,一手抓“打假”,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全面、准确、客观、真实。
二十九、国常会:加大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普惠金融力度
5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截至4月末,全国小微企业总数超过4400万户、个体工商户超过9500万户,成为我国就业主力军。当前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仍面临困难,要加大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普惠金融力度,引导扩大信用贷款、首贷、中长期贷款、无还本续贷业务规模,推广随借随还贷款。
三十、司法部:探索实行公证证明材料告知承诺 提供虚假材料将记入信用记录
5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在会上表示,司法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关于优化公证服务 更好利企便民的意见》将于近日正式印发,该意见探索实行公证证明材料告知承诺,在实行告知承诺制的同时,司法部也会会同有关部门将公证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将企业和个人提供虚假材料、不实承诺的行为信息记入信用记录,依法依规与有关部门共享并且向社会公布。一旦做了不实的承诺,有关主体也不得再次适用公证证明材料的告知承诺制。
三十一、《重庆市社会信用条例》审议通过
5月27日,《重庆市社会信用条例》经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分为总则、信用环境建设、信用信息收集与披露、信用信息应用、信用主体权益保障、信用服务规范、法律责任以及附则8章,共57条。
三十二、最高法:严惩网络刷单炒信等网络灰黑产业及不诚信行为
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互联网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林广海介绍,总体上看,互联网案件数量逐年增长,涉及法律问题新型、复杂、疑难,人民法院面临新挑战新困难越来越多。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人民法院通过案件裁判严惩网络刷单炒作信用、身份盗用、“薅羊毛”等网络灰黑产业及不诚信行为。
三十三、三部门依法关停2021年第三批非法社会组织网站及其新媒体账号
5月31日,据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消息,民政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法关停了2021年第三批非法社会组织网站及其新媒体账号,涉及全国艺术特长生考评委员会、中国乡村振兴科技馆、中国正面管教协会、中国机器人教育联盟等12家已被取缔的非法社会组织,并清除了有关关联网页。对于性质恶劣、屡教不改的非法社会组织发起人,还将提请工信部门依法纳入违法互联网站(主办者)黑名单。
- 陕西将师德违纪情况纳入个人诚信体系 发布三年行动计划 2021/06/11
- 北京:出手规范征信 不良信用信息上报前应告知借款人 2021/06/11
-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运用信用惩戒手段 增强节能监察约束力 2021/06/10
- 十部门共同推进《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实施 2021/06/10
- 国家医保局:对医保欺诈骗保行为“零容忍” 2021/06/10
- 2020年国富泰家政信用项目工作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
- 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惠民惠企行动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 6.14 信用记录关爱日” 2020...
- 2020年两会“信”热点
- 我国推动家政服务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纪...
- 2020年将加快《社会信用法》立法工...
- 信用时代 鉴往知来—国富泰2019年...
- 《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政策梳...
- 第八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在京成功举...
- 《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
- 《关于建立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的指导意...
- 《关于全面推开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
- 第八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即将在京召...
- 《信用修复机制》政策梳理
- 中国商务信用联盟商务诚信论坛暨第二次...
- 2019年两会“信”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