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安徽省铜陵市再得一份喜报,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2015年国务院大督查通报》点名表扬了铜陵市:“安徽省铜陵市连续两年获评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核优秀等次第一名,2015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比上年增长40%,实施节能减排重点项目171项,完成投资157亿元。”
“这是对铜陵致力于绿色发展的肯定和鼓励。”全国人大代表、铜陵市委书记宋国权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铜陵,以铜得名,因铜而兴,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为了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加快城市转型,改善生态环境,铜陵市坚持绿色发展、转型发展,积极推进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市、国家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示范市、国家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市建设,强力推进环境整治,深入实施节能减排,全面加强生态建设,着力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问题,初步形成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良性互动。
宋国权认为,生态环保倒逼转型是铜陵绿色转型和发展的重要推手。只要把环境保护作为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坚定不移推进城市转型,弛而不息抓好生态建设,就能走出一条“在转型中发展、在发展中转型”的绿色发展之路。
“环境是生存之本,生态是发展之基,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宋国权说,为此,铜陵市委、市政府把环保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完善环保工作机制,成立高规格的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等环保议事协调机构,定期研究部署和调度推进环保重点工作。将环保指标纳入县区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并与县区及市相关部门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压实环境保护责任。
据宋国权介绍,在以生态环保倒逼转型方面,铜陵以产业升级引领转型,大力优化调整工业结构,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环境要素的使用效率,以壮士断臂的决心和勇气,相继关闭了有色、钢铁等10多家规模较大企业,以及小化工、小选冶、硫酸生产等众多影响生态环境企业;全面推进老工业区生态化整治,以城区棚户区改造、滨江岸线和港口码头综合整治为重点,累计搬迁棚户区居民5.3万户,退出企业70多家,整治小码头100多个,老工业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初见成效;抬高标杆、自我加压,将“十二五”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分别再提高20%以上,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提前完成减排计划目标的存量削减任务;加快城市环境绿色化提升,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工程,森林增长目标考核蝉联全省第一名。
“我们还实施了绿色信贷制度,将企业环境信用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了环境保护‘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宋国权说,积极推行环境信息公开,全方位公开环境质量、企业排污、环境监管等信息,保障了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宋国权告诉记者,在环境执法监管上,铜陵市始终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对重点污染源安装了自动监控装置,实时监控企业排污情况。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高擎法律利器,铁腕执法、重拳出击环境违法企业,坚决做到不查清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有力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
“转型中的铜陵坚定地走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良好生态已经成为铜陵参与区域竞争的一大优势。”宋国权表示,围绕绿色发展,铜陵将以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铜陵模式”为动力,初步形成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的“区域联创”、以产业升级为契机的“源头控制”、以产业链接为纽带的“空间整合”和以环境执法为利剑的“全程监管”的转型模式,争当绿色发展排头兵。
- 大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不断提高社会诚信意识 2012/07/20
- 商务部:将逐步改善商务领域信用环境 2011/11/21
- 第三方信用机构促服装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2012/07/04
- 河北省召开电商示范企业授牌仪式 推行企业信用评级 2011/12/02
- 商务部:为扩大消费营造良好环境 2011/12/08
- 关于推进网络商务发展的提案 2012/07/02
- 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1/10/20
- 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副巡视员李振中在2012行业信用评价推广与应用研讨会上致辞 2012/09/21
- 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信用研究 2012/06/14
- 湖南省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如火如荼 201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