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 首页 > 信用工作 > 正文
分享到:
    
全面推进温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016-09-08 10:00:00 来源:温州晚报
 浙江省是全国较早推进信用建设工作的省份之一,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有诸多探索和实践。

浙江省是全国较早推进信用建设工作的省份之一,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有诸多探索和实践。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在“十三五”期间,要加快建立体系完备、机制健全、运转有序、奖惩有度的社会信用体系,有效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强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省及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性、指导性文件。□温州市信用信息中心

《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六大部分,分别是规划背景、总体要求、重点领域信用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实施重点工程、健全保障措施。内容丰富详实。

《规划》强调,浙江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按照“政府推动,社会共建;健全法制,规范发展;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强化应用”的原则有序推进。到2020年,实现信用法规和标准体系基本健全,全省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网络建成完善,信息公开水平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信用服务市场蓬勃发展,信用产品广泛应用,红黑名单制度全面建立,全社会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全面发挥作用。信用环境明显改善。

《规划》明确四大重点领域具体建设任务。围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四大重点领域,明确了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的32个方面的具体任务,并围绕五大运行机制、七大重点工程对我省信用建设作了总体部署。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规划》强调,要做好五个方面的支撑保障工作:一是加强法治保障;二是健全组织保障;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四是建设人才队伍;五是加强资金保障。

《规划》实施需厘清三大关系

(一)处理好信用信息系统、运行机制、宣传教育的关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提出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最基础的三大措施,即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同样要把握社会信用体系的这三大支柱,将其作为信用建设的重点工程来抓。第一个,抓好信用信息系统建设,这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在大数据时代,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展信用建设是必然选择。只有推进行业间、部门间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和地区内信用信息交换共享,信用信息的应用、联合奖惩工作才能有效开展。第二个,抓好信用制度建设,这是核心工程也是主体工程。从理论上说,信用运行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与广泛认同性是社会公众遵守信用秩序的基本前提。根据西方信用体系建设较发达国家的经验,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形成运转有效的体系,有力支撑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现代化。根据我省信用发展状况,现在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信用法律、制度的建立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关系到我省经济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第三个,抓好诚信宣传教育,这是灵魂工程。诚信既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的道德品质,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推进信用建设的过程中,诚信宣传教育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旨在呼吁全社会参与到信用建设中来,让诚信理念深植民众心中。

(二)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规划》所提四条基本原则,第一条就是“政府引导、社会共建”,对政府、市场、社会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关系,做了比较清楚的界定。同时在目标、原则、重点领域、运行机制、重点工程、保障措施中都明确提出了政府的作用与监管的职责,对地方政府及部门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进行了一些具体描述。尤其是在政务诚信建设、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建立、信用信息应用体系建立、信用标准体系建设工程等方面政府要有所作为。从《规划》的具体内容中可以大致归纳出政府需要做的工作,包括制定法规政策和制度标准、推广应用信用产品、建立公共信用信息系统、监管信用服务市场等,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首先要做好政府自身的诚信,以政务诚信带动社会诚信,这些都是政府该做的,一定要做“到位”,不能“缺位”;而市场化的信用服务、社会化的诚信自律,应该交给市场和社会,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协调并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合力。政府要管好自己“看得见的手”,不能“越位”,逐渐明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治理中自身必须担当的社会责任。

(三)处理好省政府、示范城市、部门的关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覆盖面广、条块互动、细致严谨的系统工程,单靠一两个部门的力量无法完成。第一,省级层面要完善信用浙江建设领导小组机制,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综合推进作用,加大系统谋划和整体推进力度,全面加强对各地、各部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第二,顶层设计与试点示范要结合。《规划》是一个很重要的顶层设计,提出三个方面的综合示范创新工程,“信用长三角”区域合作示范工程,青年信用试点工程。应该说,从地方、区域,到行业领域,非常全面。下一步,在《规划》的引领下,示范城市要结合地方特色,多创新,出亮点。尤其是温州作为首批示范城市之一,要借《规划》出台的契机敢于探索,加强实践,创出经验,作出成效,并结合金融综合改革,积极开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我市推动实施《规划》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

(一)推进四大重点领域诚信建设

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实行政府服务承诺制和行政问责制,把政务履约和守诺服务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初步建立政府信用评估指标体系。深入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建立健全市场主体信用承诺制度、信用等级评价制度、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全面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在医疗卫生、食品药品、社会保障、劳动用工、教育、科研、文化等重点领域,建立对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诚信管理制度。大力推进司法公信建设。加强法院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建设,严格落实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及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司法执法和从业人员诚信建设,建立全市公安、司法行政单位工作人员信用档案,依法依规将徇私枉法以及不作为等不良记录纳入档案,并作为考核评价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二)健全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引领示范机制

健全信用建设规制引领机制。在《规划》基础上,结合《温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分年度出台工作计划和要点,严格落实各项推进任务;开展温州城市信用指数、联合奖惩、信用信息管理等课题研究,为信用立法夯实基础。建立信用建设示范带动机制。实施信用示范县(市、区)、示范镇(街道)和示范村创建工程,开展省级和市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县创建;启动诚信纳税、劳动保障、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专项示范工程建设。

(三)健全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合作机制

落实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立统一代码工作周报制度。2016年底,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覆盖率达到100%。建设信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以现行市级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平台为基础,部署建设集市公共信用信息、人行征信信息、民间借贷登记备案信息查询功能于一体的“温州市信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平台“一站式”查询功能为政府部门间联合监管开放应用;通过“信用温州”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和手机APP以及线下智能终端充分开放信用信息查询应用。建立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依托温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交换共享平台,建立省、市、县三级公共信用信息纵向交换共享机制,推动市本级各职能部门信用信息横向归集到边,实现重点领域的信用记录实现全覆盖。进一步拓展信用信息共建共享成员单位,努力实现信用记录全覆盖和信息实时更新共享。

(四)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建立诚信红黑榜管理制度。推动建立以“红名单”发布为重点的守信激励机制和以“黑名单”发布为重点的失信惩戒机制。将纳入守信“红名单”的信用主体树为诚信表率,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领域,对诚实守信者实行支持激励政策;将纳入失信“黑名单”的信用主体实施限制措施,督促各行业主管部门完善“黑名单”披露、市场禁入和退出制度。建立信用联合奖惩制度。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推动出台多部门“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明确守信和失信行为的定义和分类,明确各职能部门制定并落实激励诚信、惩戒失信的各项措施;特别对列入失信黑名单的信用主体,行政机关、公用事业单位、行业服务机构要制定并落实最严厉的惩戒措施。

(五)推进信用服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建立信用产品应用制度。推动政府部门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中信用信息查询应用,在行政许可、政府采购、招投标、社会保障、科研管理、干部任免、申请政府资金支持等领域率先应用信用报告。探索建立第三方协同监管制度,在交通、旅游、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推行信用报告制度,引入第三方信用中介机构开展行业诚信分类考核评价,将信用评价结果作为开展监管的重要依据。规范和发展信用服务市场。培育发展一批公信力强、市场认同度高、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本地信用服务机构。依托温州市信用协会,加强对信用服务市场的服务和监管,为在我市展业的信用服务机构及其高管建立信用档案,强化对信用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监管,切实加强信用服务行业自律。

(六)建立诚信文化宣传长效机制

深入开展诚信主题活动。持续开展“8·8诚信日”主题宣传活动,通过信用建设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组、进家庭等活动,不断扩大“8·8诚信日”影响,充分展示温州信用建设历史、文化和成果。建立诚信宣传长期阵地。充分利用《信用温州》内刊杂志和《温州晚报》信用建设专栏建立诚信宣传主阵地,加大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传播的力度。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典型案例长效报送机制,加大宣传报道和案例剖析力度。力争至2018年社会信用公众满意度达80%。深化诚信教育和人才培育。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推进在温高校开设信用相关专业和课程;强化信用建设工作人才培训,每年举办“信用温州”建设专题研究会和培训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