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 首页 > 信用工作 > 正文
分享到:
    
加快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
2017-03-28 09:39:52 来源:中国工商报网
1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推动营造公平法治便捷透明的市场环境,会议还强调要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检查和监管全覆盖。

1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推动营造公平法治便捷透明的市场环境,会议还强调要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检查和监管全覆盖,大力推进市、县一级综合行政执法,运用大数据等推动监管创新,构建以法治为基础、以企业自律和社会共治为支撑的市场监管新格局。这些都对工商、市场监管部门推进信用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6年,广西自治区百色市工商局在放宽市场准入的同时,积极创新监管方式,初步形成以企业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积极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通过引导市场主体履行年报义务,规范企业信息公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2015年度市场主体年报公示率排名中,广西自治区百色市企业年报率、个体工商户年报率、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分别排在第3名、第1名和第1名。协同监管机制初步形成,部门信息共享工作有序推进。百色市政府召开实施“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联席会议、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暨商事制度改革部门联席会议等,推动全市46个部门间信息归集共享,进一步建立政府主导、部门主抓、社会参与、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扎实推进,全市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市场主体34620户,移出2585户。扎实推进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全市工商部门已结行政处罚案件公示及时率、公示率、准确率达100%。扎实开展企业信息公示抽查工作,全市2016年对661户企业的年报信息和即时信息进行抽查,正常的560户,占84.72%。  

百色市工商局在推进信用监管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僵尸企业”占总量比例大,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市场主体占总数的23.8%,直接影响到对地方宏观经济方向的决策判断;各职能部门的监管数据不对接、信息不共享、共享不及时的问题仍然突出,主动共享信息较少,直接制约了市场监管效能提高;部分部门对信用监管缺乏认识,在信息共享、信息运用上不积极,直接影响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因此,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信用监管工作推进力度,特别是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方面。  

要进一步推进企业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从顶层设计上多考虑基层工作实际,建立完善涉企信息归集工作体制机制,全量归集政府部门产生的涉企信息。积极推动政府部门间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和失信联合惩戒,努力实现部门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机制“全覆盖”,增加和提高部门间数据交换共享的数量及质量。涉及企业证照的有关部门要尽快达成共识,把方便尽可能多地留给企业,让信息和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路,通过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最终实现一张营业执照记录商事主体经营资格、资质类行政审批、登记备案证明或证明文件等各种信息,实现社会共同认可。对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工商总局等38部门联合签署的《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备忘录》、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等44部门联合签署的《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等相关要求,加大惩戒执行力度,扩大执行限制覆盖面,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失信主体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努力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推动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交换,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涉及民生主要行业机构数据交换共享,推进联合惩戒,实现社会共治。  

要进一步加大涉企信息公示力度。把大量的涉企信息进行归集,并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抽查,依法有序开展信息公示工作,提高市场主体即时信息公示率。要建立起部门间数据归集和信息公示工作制度,加大督查力度,实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 

要进一步加大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力度。要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完善抽查工作机制,推动跨部门联合检查。各行政执法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将适用一般程序对市场主体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及时向社会公示,提高政府部门行政执法透明度、规范度和公信力,为构建新型监管机制奠定基础。可以说,行政处罚信息公示,一定程度上是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的核心内容,对市场主体、政府部门、社会公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进一步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市场主体。要突出顶层设计,国家层面上应多指导基层推进清理工作,加强清理工作的全局把控,让经济户口数据回归市场发展情况的正常轨道。推进简易注销制度,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为真正想创业、想干事的企业提供竞争合作空间,挤压皮包公司、空壳公司的生存空间,让市场竞争空间更加透明和回归法治轨道,为信用监管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