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出《关于在全省推广兰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经验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指出,2018年12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向省政府发来《关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感谢函》,对我省在信用信息归集和公示、政务诚信、失信联合惩戒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工作中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也对兰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进行肯定,省政府领导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广。
近年来,兰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完善机制、创新理念,以有效的措施全面扎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国36个省会及副省级城市的信用状况监测排名大幅提升,由2017年5月的第34名提升至2018年12月的第12名,是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国家发展改革委2018年、2019年都向省政府和兰州市政府致感谢函,其中充分肯定了兰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兰州市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特别是市县平台一体化建设经验的核心是完善机制,创新理念,扎实推进,措施精准。
织密社会信用体系大网
政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各类政务行为主体的诚信水平,对其他社会主体诚信建设发挥着重要的表率和导向作用。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工作点多、面广的特点,我市结合年度工作开展情况,先后两次调整和充实领导小组成员,成员单位已由最初的42个调整至现在的69个。在完善体制机制方面,全市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协调推进,形成市领导小组决策、牵头部门指导协调、成员单位配合推进、市大数据管理局技术保障的组织架构,构建了政府领导、部门推动、区(县)联动、行业互动、企业主动、社会参与的“5+N”工作框架,为信用建设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构建政策体系,强化制度建设方面,我市着力做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全市“十三五”规划体系,制定了《兰州市“十三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兰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兰州市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对标《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个人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等9个国家法规文件进行细化和落实,制定了《兰州市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实施方案》 《兰州市加强个人诚信建设实施方案》《兰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方案(试行)》等文件。同时,积极公示和转发国家出台的联合奖惩备忘录,目前已公示《关于对出入境检验检疫企业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等47个、转发《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等37个,并在信用网站及时公布细化和落实奖惩措施,提高信用制度公开度,使兰州市信用体系大网越织越密。
建设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2017年5月之前,兰州市信用监测排名在全国36个省会及副省级城市中排名较为落后。为此,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即时整改,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原则,始终聚焦薄弱环节、短板领域,对标国家标准,创新体制机制,以打造公平正义、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平等竞争的商务环境、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和法治公信环境为重点,深入推进全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兰州市信用平台和“信用中国(甘肃兰州)”官网于2017年7月31日上线运行,并逐步实现了横向到部门纵向到国家的“三级”网站无缝对接和信息互联互通。同时,结合信用体系工作实际,不断拓展完善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门户网站功能,2018年5月启动区县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一体化建设,发挥全市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总枢纽”的作用。
目前,兰州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共计归集53个部门信用信息,总量约1.3亿条,总访问量突破196万,对外公示政策法规文件363个,公示各类行政许可信息23万多条、行政处罚5万多条,归集公示本市典型案例388个,提供各类市场主体信用记录查询3.67万次。已实现红黑名单在线查询和联合惩戒信息共享共用,涵盖司法、工商、税务、环保、食药、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30多个领域。
同时,我市坚持以提升并巩固信用监测排名为目标,紧盯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月报153项监测指标,及时掌握全市信用制度完善程度,以及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个领域的动态信用事件和存在的问题等,以监测月报的评价分析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兰州市在全国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中排名持续提升并基本保持稳定,已由2017年5月份的34名提升至2018年12月份的12名,2018年全年排名保持在20名以内。
强化信用监测结果应用
信用信息平台重在应用,为强化平台应用效果,兰州市不断加强平台技术支撑,推进信用信息融入行政管理,并通过实时接口,完成与兰州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的对接,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提供并嵌入到兰州市行政审批系统的业务办理环节,业务人员在行政审批中可调用公司法人的信用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绿色通道”或从严审核等服务措施,从而实现“环环提醒、处处预警、逢批必查、核实必惩”的联合奖惩机制。
同时,以国家发改委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观摩活动为契机,不断丰富完善平台和网站功能内容,精心组织参与观摩活动,兰州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2017、2018年连续两年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门户网站一体化建设特色性平台网站”,是西北地区唯一获评城市﹔2018年被中国信息协会评为“中国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
建立信息报送通报机制
“天下事难于法之必行”。针对推进工作中落实不力的问题,我市通过开展专项治理,推进联合惩戒的措施加以落实和推进。根据国家发改委、最高人民法院反馈的甘肃省政府机构失信案件信息,2017-2018年兰州市政府机构失信案件共计12起。我市两个年度均提前完成政府机构失信专项治理“清零”任务,清零率达100%,案件信息在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及时撤销。此外,及时督促相关成员单位结合工作职能开展电信网络诈骗、脱贫攻坚、拖欠工资等19个重点领域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以及推进国家公共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开展旅游、道路客运、天然气、盐业等领域的问题排查和治理。
去年,还结合区县信用信息报送排名情况,对兰州新区及8个区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开展实地督导,详细了解各区县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一体化、信用网站运行、使用情况、存在问题等。通过实地检查督促,进一步提升了各区县对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了责任清单的落实,达到了凝聚共识、推进工作的目的。
“双公示”、联合奖惩案例等信用信息数量是城市信用监测的重要指标,我市建立起了信息报送通报机制,对各成员单位报送的“双公示”、动态信息、政策性文件公示、红黑名单、联合奖惩案例等5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及时统计、即时通报,对信用信息报送不力、公示效果不明显、信用体系工作滞后的成员单位点名通报。目前已发布区县排名通报2次、市直部门排名通报1次,有效强化了各成员单位对信息公示重要性的认识,提升了全市信用信息归集数量和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位次。通过强化落实,全市已形成规范的红黑名单发布公示制度,联合奖惩有序推进,发布“红黑榜”12期,归集重点领域联合奖惩典型案例388个,下载认定报送国家反馈的联合奖惩案例624个,国家黑名单联合惩戒措施实施率不断提高。
构建信用体系建设全链条机制
兰州市积极探索与创新,在归集海量信用信息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信用信息应用,以用促建、以用促管,逐步构建信用体系建设的全链条机制。2018年,我市将兰州新区、城关区、红古区列为信用建设试点区,鼓励在制度建设、信用应用等方面先行先试。目前试点建设成效显著,其中,城关区结合“首善之区”建设,全面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正在探索建立信用积分应用﹔红古区和兰州新区结合承诺制试点区建设,推进项目审批承诺制改革,并积极引入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红古区已建立政务立信单位11个,立信企业30余家。
在创新开展“信易+”应用方面,我市在金融扶贫、肉菜追溯、物业服务、食药监管等领域逐步开展“信易+”应用。金融扶贫方面,将平台和农村信用社进行对接,以村镇信用户、信用村评定为基础,在皋兰县开展了“信易+扶贫”试点。目前,皋兰县建立信用村2个,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评定户约2.3万户,授信总额超过6.8亿元,实际用信2.5亿元,解决了农户想发展、无贷款的难题。
注重探索和实践信用应用
我市注重信用体系建设的应用与实践。在行政审批、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评先选优等行政管理事项中,我市推行查询使用信用记录,做到“逢报必查、逢办必查”,平台网站信用信息查询已达3.7万人次,对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倡导社会诚信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招投标工作中,我市信用记录查询使用已全面应用,目前为各投标人及相关市场主体在进行招投标时提供信用记录已达2万多次。同时,推行开展信用承诺,鼓励市场主体在申领《营业执照》或申请行政许可时做信用承诺,目前各类市场主体已签订信用承诺书143份。
同时,建立完善信用记录,全市信用体系各成员单位结合行政职能,全量采集履职过程中形成的从业人员记录和市场主体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监督检查结果、奖励表彰等信用信息,逐步健全政务、商务、社会、司法等领域信用记录。在公务员管理方面,为全市1.6万多名公务员和参公人员建立了公务员诚信档案,将公共道德、奖励惩戒、交通肇事、信贷等信息纳入诚信档案,作为考核依据,健全了公务员考核评价体系。
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国家和省上社会信用体系工作的部署安排,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聚焦重点领域,在加强数据归集、落实联合奖惩、开展信用修复等工作的基础上,坚持补短板、抓落实、扩应用、谋创新,在信用信息应用方面狠下功夫,致力打造闭环信用监管体系,让“信用有价、守信受益、守信有感”逐步成为现实,为构建诚信兰州不懈努力。
- 宁夏药监局开展医疗器械“清网”行动 2019/05/15
- 吉林:建立“4清单3名单” 对科研不诚信零容忍 2019/05/15
- 安徽省强化商务信用信息应用 2019/05/15
-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中国”网站及地方信用门户网站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机制的通知 2019/05/15
- 2019年4月份信用领域大事记 2019/05/14
- 第七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暨“互...
- 《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
- 诚信建设万里行
- 长三角地区深化推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
- 第七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暨互联网+...
- 中国商务信用联盟成立大会暨商务信用建...
- 聚焦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指导意见
- 信用助力慈善还需法治护航
- 国富泰邀您乘坐G2017高铁 201...
- “诚信春运”:让回家的路更加温暖
- 聚焦2017电商诚信新进程
- 2017中国商业特许经营信用体系建设...
- 第六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成功在京召...
- 公务员诚信建设 直接影响政府公信力
- 共享单车火爆的背后 折射出诚信的隐患
- 社会惩戒到底有多严?诚信体系建设体现...
- 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培训会成功召开。
- 国富泰与您共建"诚信之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