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 首页 > 企业信用 > 正文
分享到:
    
“最多跑一次”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2017-09-30 08:43:34 来源:浙江在线
加强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政府服务的技术含量。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不仅仅有赖于政府服务态度的转变,还需要依靠技术手段的支撑,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度供给,是政府“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也是浙江继续创造和保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的重要举措。当前,要把这项改革的金字招牌亮出来,当作“牛鼻子”盯着抓、反复抓,并以此牵引带动各领域改革的全面深化,努力在提供最优制度供给上胜人一筹,在营造最佳营商环境上先人一拍,在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上快人一步。

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2017年6月,李克强总理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自2017年1月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来,浙江省深入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这项改革对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理念上直指最优的政府服务,在政府“放管服”改革上最大限度地优化流程,在渠道上最好地运用互联网技术,在内容上体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开展了问卷调查,其结果表明,“最多跑一次”改革降低了企业的市场运行成本,为我省的工业经济发展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改革成效:企业关注度高,获得感强

工业企业高度关注“最多跑一次”改革。73.5%的样本企业表示听说过“最多跑一次”改革。其中绍兴市样本企业知晓率为83.1%,位居全省第一。这表明改革的宣传力度在不断加强。在主观问题的填报中,95.8%的企业积极建言献策,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充分表明了企业对推进该项改革持热烈欢迎的态度,以及对改革成效有着迫切的愿望。

企业对“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总体获得感较强。64.4%的样本企业表示,实行“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来,去政府办事比以前方便多了。其中23.1%的样本企业表示改革给企业办事带来了明显的便利。绍兴和湖州两市企业改革获得感最强,分别有76.9%和71.5%的被调查企业表示办事比之前便利了。

企业登记制度改革的落实情况最佳。企业登记制度改革具体指深化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推行电子营业执照、证照联办等。77.7%的样本企业表示当地已经落实或正在落实企业登记制度改革,其中64.3%的企业表示已经落实,13.5%的企业表示正在落实,该项改革事项的落实情况明显好于其他事项。

纺织行业工业企业反响最好,有75.3%的样本企业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便利。造纸和农副食品企业位居第二和第三位,分别有73.0%和72.2%的企业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便利。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企业的反响也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可见,实行“最多跑一次”改革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有利于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

改革红利在大型企业得到最大体现。调查显示,企业规模越大,其改革红利获得感就越强。销售收入在4亿元以上的样本企业中,78.9%的企业认为“最多跑一次”改革后,企业到政府办事感觉到便利,远高于300万元以下企业60.3%的比例。大企业去政府办事的频率高,对改革带来的获得感反映更强。

经验总结:转变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能力

“最多跑一次”改革反映了浙江构建“高效政府”的决心和做法。其本质是通过一系列改革的叠加作用,构建一个全省域范围的“高效政府”,从而提升“营商环境”这一生产力,推动产业加快发展。总的来看,“最多跑一次”改革所反映的浙江经验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转变政府服务指导思想,体现“主动有为”的服务态度。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放管服”改革的浙江探索、浙江实践。在推进这项改革过程中,政府首先树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了政府对审批事项的自适应性和主动作为,表现了政府服务从被动转为主动。对新生事物采取一种肯定为主导的态度和做法,是对创新的一种接纳。比如,大力推行“五星级”网上办事模式,商事登记“五证合一”,检验检测机构并联审批等。

加强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政府服务的技术含量。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不仅仅有赖于政府服务态度的转变,还需要依靠技术手段的支撑,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当前,浙江省已经是全国信息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的省份之一。截至2016年底,浙江基本形成全省统一架构、多级联动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被列为全国“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示范省份,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居全国前列。

相关建议:提高服务质量,全流程深化改革

不仅要“最多跑一次”,更要“只等十分钟”。2015年8月,上海浦东新区推出了“只说Yes不说No”的“O&K”窗口服务快速反应机制,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分析提高效率,让办事人员等候的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之内。目前,“最多跑一次”改革是通过办事次数的减少提高政府服务能力。未来不仅要有数量上最少的次数,而且要有质量上的提升。这方面应该学习和借鉴上海浦东新区的经验,进一步探索政府自身能力建设。

不仅要加强制度建设,更要加大执行和推进力度。从调研情况看,仍有一部分企业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受益甚微,需要改革进一步加大执行和推进力度,全面覆盖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各种规模的企业。应建立改革主体责任制,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加强部门协调和沟通。主管部门要挂图作战,建立各项改革目标任务计划表,强化落实,加快改革进度,让改革的春风尽快沐浴全体企业。

不仅要优化窗口办事流程,更要实现全流程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可将工作重心从优化窗口办事流程,转向优化后台审批流程,重点围绕工业项目投资审批等难点,开展集中攻坚,对相关流程、环节进行全新设计和调整,实现全流程改革。应梳理和优化审批流程,创新审批方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探索建立起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环节最少、时间最短、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审批制度。

不仅要企业“最多跑一次”,更要政府主动跑企业。对待符合产业未来发展定位的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必须转变政府服务的方式方法,做到从“被动等待”到“主动出击”,从“审批监管服务”到“贴心跟踪服务”,从“企业上门找政府”到“政府上门找企业”。对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能解决的尽快解决,难以解决的想办法解决,营造更具针对性和主动性的高效营商环境,有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从三个维度看最多跑一次改革

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浙江走在中国改革前列。正在进行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引人注目。所谓“最多跑一次”,即群众、企业到政府办事,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时,最多跑一次。该理念最早在2016年底举行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2017年1月的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按照“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目标,从与企业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事项做起,逐步实现全覆盖。

如何看待最多跑一次改革

“最多跑一次”改革得到了企业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与欢迎。当然,各地的成效各不相同,而人们对此的评价也有所差异。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各地干部群众均了解“最多跑一次”改革,但认识和反应不一。从半年多来改革的落实情况来看,还有待于进一步加以深化。

那么,如何正确评价“最多跑一次”改革?笔者认为,从下列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有利于问题的厘清:一是如何理解“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数量与实质的问题;二是如何有效实现“最多跑一次”目标,这涉及程序与技术的支撑问题;三是如何辨明“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方向,这涉及突破与行政体制再造的问题。

最多跑一次:数量与实质

“最多跑一次”中的“一”说明了数量上的要求。那么,如何理解这个“一”?记者以为,这个“一”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当然,任何事都做到一次搞定显然是不现实的。列清单是负责的做法,而清单中所列事项应该做到数量上的“一”。2017年8月,浙江省级对外公布的“最多跑一次”事项已达889项(含中直单位在浙机构285项),设区市本级平均845项,县(市、区)平均732项,都达到同级权力事项的80%以上。按2016年办件量测算,省、市、县三级已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的办件量占到全部办件量的80%以上。这些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省委、省政府将“最多跑一次”改革当作重要工作来抓,当然不拘泥于数量上的目标。我们更要分析“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质。这项改革是浙江在新形势下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深化改革,推进政府转型中提出的新目标。浙江历来高度重视政府自身建设,从“行政审批标准化”改革到“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再到“最多跑一次”改革,表明浙江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是“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的继承和继续。从浙江各地的实践来看,“最多跑一次”改革是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抓手,借由大数据的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推进数据共享,提高公共服务便利性。

“最多跑一次”改革涉及到政府权力清单要“瘦身”、责任清单要“强身”。“最多跑一次”表现为企业、老百姓到政府机构办事的次数,但其实质是政府权力边界的再界定。应先明确部门责任,再进行授权,形成问责机制和权力制衡机制,真正做到科学确权、科学授权和科学治权。

最多跑一次:程序与技术

“最多跑一次”改革,必要的程序尤其法律环节不可少。不要为一味追求数量而减少必要的程序环节。笔者调查发现,一些基层领导干部也担忧出现为“一次”而“一次”,忽视必要的程序。

要做到最少的环节,需要技术上的支撑。对于“最多跑一次”改革来说,其技术的支撑最重要的是网络信息技术包括大数据的运用。例如,浙江目前正在做的电子化归档正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通过技术手段让数据真正“跑”起来,老百姓自然就会少奔波,可以做到“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也不跑。而“一张网”这个基础性平台的建设可以重塑行政审批流程,驱动政务信息化,这让“最多跑一次”目标的实现完全可以期待。

最多跑一次:突破与再造

“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程序上的改革。改革不限于构建实体大厅、网络平台、统一热线三个友好界面,建设统一前台,更在于突破部门割据局面、重塑行政事项流程的行政后台。但仅仅依靠新技术的支撑和办事流程的重塑,并不能完全有效地解决行政体制的问题。

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以前,一些在今天可以跑一次就办成的事项繁琐不堪,让百姓跑细了腿。这说明什么?说明过去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办事程序在今天是多余的,为这些多余办事程序设置的机构、窗口和工作人员也是低效的。这就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审视行政机构本身的改革,回到整体性的行政体制改革,而不只是停留在“行政审批标准化”“四张清单一张网”这一层面。

“行政审批标准化”改革和“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主要是技术性、程序性方面的改进与完善,而这远未臻于至善。技术性、程序性的改革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还是作为制度层面的行政体制改革本身。这就是前面所说的“政府权力边界的再界定”。通过政府权力边界的再界定,实现行政体制再造,使其焕发新的活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