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 首页 > 企业信用 > 正文
分享到: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农金机构意义深远
2020-12-15 08:59:21 来源:中国信用
为加强诚信建设、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坚持依法合规、保护权益、审慎适度、清单管理,规范和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有序健康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加强诚信建设、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坚持依法合规、保护权益、审慎适度、清单管理,规范和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有序健康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有序健康推进,对优化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生态环境,推动农村金融机构更好地深耕乡村,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义深远。

首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将“推进金融、政务、公用事业等相关征信信息跨领域、跨地域依法共享。加快政府相关数据开放和有序利用”。这无疑有助于农村金融机构顺畅获得更多信用信息和数据,在更好服务存量客户的同时,加大服务增量客户特别是“信贷白户”的力度,提高小农户和小微企业的贷款可获得性。

农村金融机构最大短板,就是难以或者无法获得客户评级所需跨领域和跨区域的信用信息。虽然有的农村金融机构跟当地政务、公用事业等单位部门进行了数据联网,但为数不多,不具有普适性。正因为客户信用信息和数据难以获取,因此农村金融机构无法及时有效对一些小农户和小微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也就难以顺利提供金融支持。特别是,很多小农户和小微企业既缺少抵押物,又无法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信用信息,这极大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信用贷款量的释放。

尽管近些年来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发挥人熟地熟优势,持续开展信用乡、信用村、信用镇和信用户建设,通过村民评议、客户经理现场调查评估等交叉验证的方法,精准确定农户和小微企业的信用等级,并据此投放信用贷款,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毕竟靠的是一己之力,数据的获取也难言全面。如果农村金融机构还能共享到政务、公用事业等相关征信信息,不仅会使信用等级评定更加客观准确,也能提升信用贷款的覆盖面和渗透率。

其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规范信用信息获取、查询使用权限和程序,加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严肃查处泄露、篡改、毁损、窃取信用信息或利用信用信息谋私,严厉打击非法收集、买卖信用信息违法行为。这对于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有清晰的科学或法律界定,也使采集信息行为本身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农村金融机构由于缺少金融科技手段,难以将客户数据转化成数据资产并进行深度挖掘,因此客户信用档案的建立更多依靠人工调查和采集。而农村不同于城市的地方是,很多小农户和小微企业散居乡村各处,需要客户经理在当地村干部陪同下,专程入户调查。由于是现场调查采集,客户经理因此会获得很多征信信息以外的隐私信息和数据,因此,哪些数据和信息可以纳入公共信用信息,哪些失信行为应当曝光,哪些隐私信息不可泄露,哪些信息不允许篡改,以往都是凭客户经理的觉悟和职业道德。现在,国家对信用信息的纳入范围和程序进行科学界定,对泄露、篡改、毁损、窃取信用信息或利用信用信息谋私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对非法收集、买卖信用信息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这些对农村金融机构在采集信用信息过程中依法操作,切实防止信用信息滥采滥用,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规范严重失信主体名单认定标准”“依法依规开展失信惩戒,确保过惩相当”“建立有利于自我纠错的信用修复机制”。这对于农村金融机构在清收不良中,什么时候公开曝光失信者名单,如何惩戒失信主体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将失信主体移出失信名单,有了相应的法律依据。

农村金融机构最头疼的是不良贷款的清收。为了震慑欠钱不还的老赖,有些农村金融机构会制定失信主体名单,也有的农村金融机构对失信者再次获取银行贷款时,会给予很多限制,等等。这对清收不良,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总体上看,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操作中容易损害失信主体的应有权益,甚至处理不当,还会影响失信主体的正常生活。

由于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千差万别,有的是故意赖账不还,有的是想还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只是暂时遇到困难,凡此种种,导致失信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如果不加区分,容易伤及那些原本信用良好但只是暂时无力偿贷的困难客户。

因此,什么人失信后进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如何惩戒失信主体、在什么情况下移出失信名单,这不仅关系到失信主体的权益,也事关征信体系的完善。建立依法合规的标准和程序,不仅可以让失信主体心服口服地接受惩戒,知道如何做,才能重新取信于社会,消除不良影响,回归正常生活,而且,也能有效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失信名单挟私报复。

依规合法及时将失信主体列入失信名单,有利于农村金融机构增加催收力度,降低不良率;及时将那些按要求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的失信主体移出失信名单,也有利于农村金融机构及时对这些移出名单、信用得到修复的主体,恢复正常的信贷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