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专家视点 > 正文
    
徐博:石油市场已进入资源争夺的大企业时代
2010-11-22 09:59:00 来源:

  日前,在安阳举办的“2010首届中国国际气体能源峰会暨生物天然气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能源网就中国石油天然气产业领域的相关问题对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经济师徐博进行了专访。
  中国能源网:您怎么看待天然气持续涨价?
  徐博:天然气涨价肯定是个大趋势。因为我们的天然气价跟国际气价差距比较大。而且本身我们的进口气价也很高,国内气价会有一个上涨的空间。
  中国能源网:天然气涨价的趋势对于工业用户是否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
  徐博:如果把化肥划进去,气价上涨对于化肥企业来说,是承受不了的。但是如果是工业原料,应该能够承受。比如陶瓷、玻璃、油炉。其实作为一个贫气国,本身也不应该搞气头化肥,这是一种对于天然气的不高效的利用。现在化肥产能更多的转移到中东和俄罗斯,美国天然气比我们丰富的多,但在上个世纪已经把化肥转移出去了,我们还要大力生产,我们天然气难道很丰富吗?
  中国能源网:去年爆发大范围气荒,今冬您觉得气荒是否会再次出现?
  徐博:像北京等重要城市的重要居民用气,中石油肯定全力保障供应,这不仅关乎经济,还关乎社会责任。但是天气的变化有时很难预料,比如欧洲今冬可能出现千年极寒,中国也处于北半球同纬度,天气未来会怎样很难判断。另外,中国的储气库建设十分不足,目前只有大港、华北、金台有储气库,如果遇到大的严寒天气,谁也不敢保证天然气会十分充裕。储气库建设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国的地质情况不好。一般储气库要枯竭油气藏,可我国东部油气田的条件都不好,海水层储气库刚刚起步,技术上还存在问题,岩穴性储气库时间也比较长,得找到那种比较大的岩穴才行。枯竭油气藏在全世界储气库中占到绝大多数比例,可是我们的东部比如长三角、西南、环渤海,油田都很少有,当然就无所谓存在枯竭油气藏,而这几个地区正好是集中用气区,这就造成如果一旦遇到极端天气,供应紧张,又没有储备气,就会出现供应问题。所以现在广东福建都在纷纷建立LNG站,来解决高峰供气不足的问题。
  中国能源网:气荒属于供需短时期内严重不平衡,有声音将这种供需失衡的深层次原因归结于三大石油公司垄断?您是怎么看的?
  徐博:实际上,上世纪90年代,全世界就有一个油气行业兼并重组的浪潮,埃克森美孚、道达尔、BP这些大石油公司,都是上世纪90年代末合并的。上世纪80年代,石油天然气产业更多的时候讲究效率,而现在追求的则是争夺资源。资源争夺方面,小公司根本没有竞争优势,比如中国跟中亚俄罗斯谈判,小企业是无法拥有竞争力的,国外也不太信任小公司,假如给这些小公司开发气田、修建长输气管道,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和人力来应对如此庞大的工程。比如现在的西气东输二线,将近1万公里的管线,上千亿的资金,协调难度非常大,小企业根本无法完成建设。所以,现在必须走大集团大公司路线。
  现在新36条鼓励民资进入油气领域,中石油也非常欢迎民资进入。比如昆仑能源,有很多地方企业其实已经参与进来。再比如西气东输一线,在刚开始建设的时候,是鼓励民资甚至外资参与的,包括国际上的一些大公司,但当时并没有太多企业选择参与进入。因为按照国际一贯的经验,是先有需求市场之后,才会修建管道,属于需求推动型,而西气东输一线则是先建管道,以供应推动需求,因此当时很多公司并不看好西气东输一线,都不愿意跟中石油签合同,有些公司签合同之后中途又选择退出,但这种供应推动模式最终证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西气东输二线、甚至陕京二线、陕京三线建设都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包括国际上的一些大公司都在积极开始与中石油洽谈合作。中石油甚至欢迎国际公司进入,当然也更欢迎国内民营资本进入。
  当然石油天然气上游勘探开采领域,风险非常大,需要非常大的资金推动。打几口井,如果不出油的话,对于小资金来说,就会存在巨大的风险。因此,民营资本进入上游开采环节,必须极其谨慎。中国能源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