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电商新闻 > 正文
    
甘肃白银有色铜业公司"十一五"发展:浴火重生转型路
2010-12-29 14:45:00 来源:

  "十一五"期间,白银有色集团公司铜业公司历经破产重组、企业改制、资源整合、项目建设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不平凡的道路,取得了辉煌而瞩目的成绩,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为公司即将到来的"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实现了企业内部管理的迅速升级
  "十一五"期间,铜业公司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性破产的历史机遇,积极推进企业体制变革、机制改革,顺利完成了资产重组和机构调整,顺利实现了企业性质非国有、职工身份非全民的根本转变;随后公司按照"效率优先"、"双向选择"、"以岗定员"的原则,以业务量与业务人员高效、合理配置为前提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调整员工收入分配结构,以全新的激励体系带动了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显着提高;通过把握生产经营和技术改造阶段性需求,积极推进管理创新,开展了以"组织结构专业化、工作方式标准化、企业管理制度化、员工队伍职业化"为核心目标的一系列内部管理提升工作,先后对岗位职能、职责进行了细致梳理和业务流程再造,进行了熔炼作业区整合,实行了无缝式大作业区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持续推行了全面预算管理、单元成本分析和点检定修制等管理制度,使企业的管理创新步伐不断与企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相促进。
  实现了企业产能规模的大幅度提升
  "十一五"期间,铜业公司一方面通过挖掘内部潜力,不断提升现有铜冶炼系统生产能力,一方面通过实施技术改造和项目建设,扩产扩能,促进了铜业公司在生产管理水平、操作水平、装备水平等方面的不断升级,带动了公司主产品产能规模的大幅提升,推动了产品多元化的不断扩展和延伸,实现了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
  五年来,铜业公司主要产品阴极铜产能由初期的7.5万吨增长到末期的20万吨;工业硫酸由17万吨增长到31万吨;电金由1000公斤增长到1500公斤;电银由100吨增长到银140吨,分别增长了166%、70%、50%、40%;在产能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产品质量也有了质的提升,公司主要产品--红鹭牌阴极铜品位达到、甚至超过了99.9935%,实现了由标准阴极铜向高纯阴极铜的转变,一次交验合格率达到99.7%以上,荣获有色协会2009年度质量金杯奖。另外,公司也逐步迈向多元化发展趋势,十一五期间,研制、生产出了市场急需的发烟酸(105%)产品,自产了蒸汽,生产了液态氮,提炼出了铂、钯等稀贵金属,丰富、拓展和延伸了企业产品链。
  实现了技术改造的快速推进
  "十一五"期间,借助西部大开发、甘肃省工业强省战略、白银市城市转型、白银有色集团公司与中信集团实施战略合作、铜冶炼产业、行业振兴规划的加快实施,铜业公司抢抓历史性机遇,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一手抓生产经营,一手抓技术改造,以最快的速度、最省的投资、最优的质量推进项目建设,以铜冶炼制酸系统污染治理技术改造工程为标志,拉开了铜冶炼系统改造提升的序幕,为实现铜业公司"专业化炼铜和炼铜专业化"奠定了可持续发展基础。
  2005年8月-2007年3月,完成了铜冶炼污染治理制酸系统技术改造,实现了污染治理与SO2烟气的高效回收利用;2008年3月-2009年9月,完成了10万吨高纯阴极铜技术改造,将阴极铜产能由7.5万吨提升为10万吨,生产工艺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2009年9月-2010年12月,完成了铜电解节能挖潜改造项目,将阴极铜产能由10万吨提升为20万吨;2008年11月-2009年9月,完成了106m2白银炉的建设,形成了15万吨粗炼的配套生产能力,使"白银炼铜法"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与此同时,102m2白银炉技术改造、铜冶炼阳极泥综合利用工程、铜冶炼技术提升的改造工程等大规模项目建设工程均已开工,目前正在抓紧实施建设中。
  实现了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
  "十一五"期间,铜业公司将环境保护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首要工作,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工作,积极倡导绿色经济和低碳生活,努力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成绩斐然。
  通过铜冶炼污染治理制酸项目的改造,使铜业公司废水排放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工业废水复利用率达到97.3%,笼罩在白银市区上空几十年的"灰雾"烟消云散,困扰黄河流域白银段的重金属离子废水外排得到了根治;通过铜冶炼污染治理粗炼、精炼工程技术改造,彻底解决铜冶炼粗炼、精炼系统的低空污染,极大改善了厂房内部工作环境,综合能耗也由"十一五"初期的1.0484吨标煤降至0.6214吨标煤,单位硫酸电力单耗由208.69Kwh降至176.37Kwh,新水单耗由16.49吨降至4.55吨;与此同时,公司通过大力开展绿化、美化工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在厂区内及周边空地种植树木、花草、绿地,彻底改变了原来脏乱差的面貌,具备了花园式工厂的格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