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晚,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的一条长微博捅破了移动端应用商店“潜规则”。微博指出,小米应用商店中存在未经授权的APP,另外还将本属于付费下载的软件免费提供给用户下载,属于“盗版”。这一微博发出后,立刻引起各界热议,有移动互联网从业者向《经济参考报》介绍,罗永浩曝光的仅是国内手机应用商店“潜规则”的一小部分,由于各家厂商之间的竞争,应有商店“潜规则”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如果再不做出改变,不但会侵害开发者的利益,还会对用户造成伤害,并最终使厂商自己受损。
罗永浩指小米盗版
罗永浩指责小米应用商店存在“盗版”行为,源于手机网站Zealer对锤子应用商店的质疑。Zealer认为,锤子手机应用商店中存在未经授权应用,随后罗永浩做出回应,并对小米应用商店进行了炮轰,指责小米手机[微博]应用商店同样存在未经授权的应用。
“另外,我们也注意到,单是在Google Play付费榜单的前500名中,小米应用商店就提供了63款收费应用供用户免费下载。”对此,罗永浩给出了详细列表。
“罗永浩作为一个外行,干了一件业内的人特别不愿意干的事。”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易表示,虽然这么多年应用商店都是这么干的,但谁都不愿意把“潜规则”捅破。
有业内人士向《经济参考报》介绍,在国外只有两家应用商店,一家是苹果的App Store,另一家是谷歌[微博]安卓系统的Google Play,开发者在这两家应用商店上架应用,都会对应用商店进行授权,并要接受苹果和谷歌相应的审查。但由于安卓是开源系统,以及国内相关政策,国内各个手机厂商,以及腾讯、百度[微博]、360等互联网厂商,均涉足应用商店领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安卓系统的应用商店超过15家,而且均以提供免费应用为主,这意味着在这一领域,国内市场竞争激烈,而这正是造成国内应用商店市场“潜规则”横行的主要原因。“别的应用商店有一个热门应用,而你没有,后果很有可能是用户卸载你的应用商店。”上述业内人士这样说。
应用商店“潜规则”横行
事实上,除了“盗版”行为,国内应用商店还存在其他各种问题,用业内人士的话讲,堪称“潜规则”横行。
据业内人士介绍,除了未经授权上架“盗版”应用外,多数应用商店还会将本应付费的应用,免费提供给用户下载。在业内人士的指点下,《经济参考报》记者查阅了Google Play的部分付费游戏,对比国内多家应用商店后发现,这些本应付费的游戏均免费向用户提供下载。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免费下载的游戏,在应用介绍处均会标注属于“破解版”,业内人士介绍,其实就是将国外的付费应用和游戏进行破解,然后免费下载。
记者随后邮件联系了一家国外游戏开发商,询问是否授权国内应用商店提供免费下载。这家开发商表示,自己的游戏只在苹果的App Store和谷歌的Google Play上出售,并且是付费的,从未授权中国的应用商店提供免费下载。
“这属于明显的侵权行为,我们将保留下一步维权的权力。”上述国外开发商这样表示,但这家开发商也表示,由于自己是中小开发商,没有专门的法务部门,对中国的情况也不熟悉,因此很难进行维权。
有知情人士介绍,上述情况主要是一些个人开发者,将国外游戏和应用进行破解,然后放在国内应用商店上提供下载。但为了吸引用户,国内应用商店一般都不会主动清理这些游戏和应用。
国内应用商店存在的另一个大问题就是“刷榜”。国内安卓手机应用分发平台应用汇CEO罗川介绍,手机应用商店作为移动互联网内容分发平台,在提供应用下载方便用户生活的同时,还存在水军刷榜、虚假评论等问题。罗川还坦言,目前应用市场完全杜绝刷榜行为并不现实。一些应用厂商为了保持活跃度、增加下载量,会钻这个空子。
多数手机应用开发商认为,刷榜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应用商店推荐好应用给用户的机制,使大量中小开发者开发的优秀应用被埋没,而一些大开发商通过刷榜,能够把质量一般,甚至劣质的应用推至应用商店排行榜前列。
“尽管各家应用商店都表示,会对刷榜行为进行严打,但多数应用商店赚得就是应用的推广费用,所以会对刷榜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有甚者会篡改应用的下载次数,帮助应用开发商提高在应用商店中的排名。”上述业内人士这样告诉《经济参考报》。
对于国内应用商店中存在的种种乱象,多数中小开发者表示,由于维权成本过高,只好忍气吞声。魔漫相机联合创始人黄光明就表示,应用受到侵犯的不只是付费软件,在魔漫出名后许多“山寨”产品出现。“把名字改一改扔上去,加上很多乱七八糟的广告,捞一笔钱。不知道的用户下载了,就骂我们,非常损伤名誉。”
黄光明还表示,靠著名软件“吃饭”的“山寨品”太多,应用商店想打也打不完。魔漫相机曾经跟腾讯应用宝合作,每天早上清理一遍,第二天换个名字又重新上架。“我们有一个人专门盯着,负责跟律师联系。但律师出面效果也不大。”
黄光明表示,应用商店面对着几十万、几百万应用,要严格审核太难了。除非是走苹果的方式,一一审过再上线。不过即使如此也有“山寨品”。“每次申诉我们都要提供种种证明,来说服我们是正版,别家是伪版,成本比较高。早期应用开发者承受不起。”
另一家应用开发商则表示,除了和“山寨”作斗争,有时还要和应用商店讨价还价。“毕竟自己的应用要得到用户,还得通过应用商店,因此在被应用商店侵权后,多数情况只能忍气吞声。”这家开发商负责人表示,特别是在一些互联网巨头的应用商店侵害权益的情况下,基本没有维权能力,甚至连讨价还价都难以实现。(经济参考报 )
- 吉野家蛋花汤喝出碎瓷片 用餐时被割伤舌头 2014/09/05
- 北京金钱豹两家店被曝违规卖生食海鲜(图) 2014/09/05
- 超四成消费者遇汽车陷阱:买大众须花2万提车 2014/09/05
- 经销商“设局”套利 超四成消费者遇“汽车陷阱” 2014/09/05
- 大公国际香港获发信用评级牌照 201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