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接连曝出的“天价虾”“天价药”“天价豆腐”等多个天价消费事件,让大家开始关注消费领域的“霸王条款”及“黑店”。杭州一位女士美容“去黑头”项目竟然遭遇按“颗”收费,一颗20元。天价事件到底谁来管?频频发生却为何管不住?
日前,网传杭州一名女士在美容店做“去黑头”项目,被告知要按“颗”收费。记者14日从杭州市西湖区三墩市场监管所证实了这一消息。
13日中午,西湖区三墩市场监管所接到投诉电话,消费者小杨称,她在杭州浩瀚美发店洗头,店员提出她鼻子上有黑头,可以帮她去除,服务结束后声称为她挤出了100个黑头,据此索要2000元,最后实际收取了1500元。
西湖区三墩市场监管所所长袁法炳表示,按照小杨的说法,她事先是不知道价格的,而美发店店员则说曾告诉过小杨价格,当时美发店张贴的收费标准显示“去黑头180元起”。
袁法炳表示,这不符合明码标价原则,而且从实际上来讲,到底去除了多少黑头也很难数清。经过市场监管所调解,双方协商一致,店家退还消费者1000元,消费者实付500元。
在调解的同时,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还对该店的证照情况进行检查,该美发店无法现场提供,涉嫌无照经营。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经查明,该店是2015年9月1日转让来的,装修后于10月1日开始从事理发、美容经营活动,至今未办理营业执照。对此,执法人员当即责令该店关停。针对该店无照经营以及是否存在涉嫌欺诈行为将作进一步调查,一旦查实,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
记者了解到,在不少美容院,去黑头是包括在其他项目中的服务。在北京西单一家美容院,工作人员表示,去黑头服务一般包含在常规面部护理服务内,行业内类似服务一般不单独收费。
只是给鼻子去下黑头就要按“颗”计算收2000元,被一些网友戏称“天价黑头”。网友“北宋遗老”说,这么多年了,感谢理发师没有按“根”收费。
频繁出现的天价事件引发不少网民吐槽自己的亲身经历:一些“黑店”大虾、贝壳按个算,问了价格就被强制购买,尤其一些热门旅游地区,类似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商家甚至存在两个菜单,一个应付检查,一个在消费者消费之后马上就“变”出来了。
杭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宣传应急处处长蒋荣祥表示,消费者再遇到类似事件,跟价格相关的,包括没有明码标价或者价格欺诈等可向物价部门投诉;侵犯商标、食品安全、市场秩序不规范、消费纠纷等由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解决。
“这类天价事件既可以投诉到物价部门的12358,也可以投诉到工商的12315,两个部门都可以而且必须管。”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处长王绪坤表示,因为这类事件往往既涉及到明码标价管理问题,也涉及到欺诈消费问题,都在两个部门的职责范围内。
尽管各个监管部门职责及相关法律法规看上去十分明确,但许多网友表示,遇到类似天价事件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想找有关部门申诉,却经常被监管部门间“踢皮球”。
杭州赞程律师事务所主任程学林说,目前消费者维权的主要方式是向消保委及政府监管部门投诉,或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但是,向消保委及政府监管部门投诉,处理周期较长,有时候也的确存在不“闹大”就没法解决的现实尴尬,个案的违法违规代价相对有限。而消费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反而维权成本更高。
网友表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监督执法部门日常职责没有落实到位,出现问题又不能及时处理,所以天价事件才一个接着一个,希望能通过对类似天价事件的追问,进一步规范消费市场。
王绪坤表示,各地的信用体系也在建设当中,工商部门有企业信用档案,企业失信行为要计入档案并公示,目前各地推进程度不一。随着企业信用体系的推进和完善,让失信企业处处受阻,才能引导市场主体诚信经营。
- 卡地亚手表电池需一年一换 专家:不配叫名表 2015/10/15
- 智能手环充斥市场打健康牌 或有夸大功效嫌疑 2015/10/15
- 十一期间购物消费支出最高 旅游行业增长显著 2015/10/15
- 路虎减配案进入司法程序 在中国面临5亿多索赔 2015/10/15
- 网络团购催生赚差价“黄牛党” 监管陷入尴尬 201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