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有规范的招聘流程并对体检共享作出安排,但若没有信任为基础和信用为保障,一切设计都会成为“空头支票”。
“一家单位都没谈成,却先抽了四五管血体检,不是应该先面试谈谈薪金待遇,再体检吗?”记者发现,先体检后面试成为部分单位常用招聘流程。人社部门表示,现行法规并未对招聘流程作出规定。(见3月20日《新京报》)
“先体检,后面试”其实本无不妥。一方面,这是一种有效的前置条件,可以将一些身体不符合条件的应聘人员筛查出来,减少后续招聘的成本;另一方面,为了防止求职者作弊,招聘单位指定体检医院属“风险防控”的应有之举,同时也是现实教训带来的应对措施。
然而应当看到,重复体检不仅造成医疗资源浪费,还给应聘者带来诸多问题,比如每次体检费用都不低、频繁胸透等项目对身体的不良影响等。
如果实现“一家体检,数家承认”,既能减少体检流程,又能避免体检浪费,不失为人性化的制度设计。不过,受社会信用因素的限制,加上求职者造假作弊等案例警示,在规避招聘风险的诉求下,求职者就难免会成为“利益受损的一方”。某种意义上讲,求职过程中的重复体检正是信用缺失所带来的成本,并让共享共用的人性化措施难以得到有效实施。
流程的规范并不困难,难在如何解决信任问题。只有建立完备的信用制度和体系,体检信息的共享共用才能得到顺利实现。否则,有了规范的招聘流程并对体检共享作出安排,没有信任为基础和信用为保障,一切设计都会成为“空头支票”。
唯有建立完备的诚信体系,体检浪费的困境方可迎刃而解。比如,在诚信体系建设过程中,“一处失信,处处受限”逐步有了技术和制度支撑,失信者的信息实现了共享,令其几乎寸步难行。同理,有了诚信支撑的体检结果才有高度的真实性,实现共享共用也就没有了“失真风险”。
目前,不少行业都在建立和完善“黑名单”制度,部分失信惩戒也日益精准,使诚信体系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控性。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构建一个信用支撑体系,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平台的共建。相信随着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与成熟,“体检浪费”的治理尴尬和民生烦恼才会得到根治。
- 江苏无锡: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信用监管格局 2018/03/23
- 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运行状况研究 2018/03/23
- 诚信文化既要入景又要入心 2018/03/23
- 陕西省针对“失信”贫困户开展信用重建工作 2018/03/23
- 江西47个部门实现信用信息互联互通 2018/03/23
- 2017中国商业特许经营信用体系建设...
- 第六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成功在京召...
- 公务员诚信建设 直接影响政府公信力
- 共享单车火爆的背后 折射出诚信的隐患
- 社会惩戒到底有多严?诚信体系建设体现...
- 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培训会成功召开。
- 国富泰与您共建"诚信之壤"
- “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启动大会暨中国盐...
- 第五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 暨“互联...
- 电商“双11 ”有诚信才有未来
- 我国建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倒逼企业诚信...
- “6.14信用记录关爱日”完善征信体...
- 疫苗之“殇”?暴露的是社会诚信缺失的...
- 信用监管体制缺乏 “百度推广”深陷信...
- 2015年国富泰信用工作时间轴
- 第四届中国行业信用评价结果推广与应用...
- 双十一走过“七年之痒” 电商诚信为首...
- “中国企业经营信用累计认证”正式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