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月11日消息(记者黄钊 初日)据经济之声报道,2013年全国各省药品采购招标正在进行。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国务院连续2年发文要求招标以“质量优先、价格合理”为基本原则,但少数药企低价竞标的现象却依然存在,这让多数药企叫苦不迭。是个别企业低价搅局?还是招标政策有待完善?
作为石药集团的董事长,蔡东晨经历过多次药品采购招标。最近一次的基本药物招标情况让他深感不安。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蔡东晨:一支青霉素,上一轮最低价,低到了1毛7,一个玻璃瓶8分钱,一个封口胶条正常就是6分钱,再加铝盖就2分钱,再加上包装的,就里面不要说青霉素、装药,里面装上空气就要超过1毛7,结果人们的报价报到了1毛7,还要去压价,你想想,压出来的结果是什么?
为了打击药价虚高,各省在基本药物招标中曾普遍实行“最低价中标”, 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年食品药品蓝皮书》指出:由于片面追求“最低价中标”,导致药价与成本“倒挂”,这为百姓用药安全埋下隐患。
片面强调“最低价中标”更让企业眼睛紧盯着生产成本,进而带来创新力的削弱。某创新药生产企业的负责人潘华对此深有感触:
潘华:我们一个产品任何产出都没有的情况下,从研发到上市至少一个亿。你再压下去我们不是不能做,只有降低品质了,我们也只有不做研发、不停地来抄袭人家的来达到低成本。这是被迫使的,不是一个良性循环,不是一个让国内医疗市场良性成长的环境。
在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第11号文和2013年出台的14号文,都把“质量优先、价格合理” 作为基本药物采购的原则,但药企低价竞争的情况依旧存在。最近一次的广东医药招标方式就因为争议过大,到目前都还没有启动。
在广东拟定的招标方案中,确定“商务标(价格标)”占90%,“经济技术指标(质量标)”占10%,这被业界解读为“重价格、轻质量”。而记者调查发现,各省正在进行的药品招标中,以价格为主导的商务标几乎都超过50%的占比。
是什么原因造成国务院反复强调“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在实际招标中变通为价格因素优先呢?经常参与药品招标的某药企副总赵辉认为,相对于药品质量,地方行业主管机构,对价格的评判更直观、也更容易操作一些。
赵辉:整个中国医药改革这一块基本上以地方为主的,各省可能会为自己本省的企业考虑,还有一个,药品价格肯定是要降,但是怎么降、从哪开始降?如果降外企的价格,可能比较难,从基药这儿降,容易一点。
药品价格正常下降,老百姓节省就医开支,从这一角度可以体现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政绩。但过分强调降低药价,甚至盲目压低药品招标价格,却极有可能带来药品质量、用药安全的隐患。对此,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说:
于明德:像报GDP一样报一个所谓的成绩,就是我这一次招标,降价多少多少给老百姓带来了福利啦!你看我降了10个亿,这是我领导招标的成绩。他想报这个,他就玩命的往下压中标的数字、中标的价格。至于有没有人供应(药品),他都不知道!
在国外,药品流通的主渠道是药店。法国,84.7%的药品通过药店销售;德国是84%;美国为74.9%。而我国却有85%左右的药品通过医院进行销售,这种独特的买方垄断地位,也迫使药企为了获得订单,不得不在招标上竞相压价。
国家实施“药品招标”这一政策的核心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药物。针对个别企业利用“最低价招标”,通过降低产品质量、不计成本的恶意竞标的现象,业内人士呼吁,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药物招标制度,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尽快予以规范。
石药集团董事长蔡东晨:反不正当竞争法、招投标法和价格法明确规定,不得低于成本恶意竞标,如果采取“最低价招标”的方法、不加限定,完全可以低于成本,就是没有底线,实际上就是政府引导企业违法的一个行为。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更是强调,要尽快完善药物招标政策,保证老百姓用上放心药。
于明德:药品安全的问题和政策是否科学有直接关系,如果要以“唯低价”,那么毒胶囊还有第二、还有第三。好人都得做坏事儿了,还安什么全啊?!
- 生物医药招标定价"内外有别" 让国产药企"很受伤" 2013/07/12
- 官方曝光12家违法发布虚假药品信息销售药品网站 2013/03/29
- “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不能漏掉任何环节” 2012/11/06
- 柳州药监部门公布2012年度药品信用等级 2013/04/03
- 兰州立法严禁在网上销售处方药 2013/01/07
- 医药企业将开展信用等级评价 2011/12/21
-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 2012/09/29
- 七大部委要求加强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2012/09/25
- 中国将提高医药产业准入门槛 建从业者诚信档案 2012/02/21
- 12家违法销售药品网站被曝光 网络购药有风险 2012/11/02
- 农夫山泉“标准门”折射中国市场三大缺...
- 国富泰与360战略合作发布会
- 有多少潜台词隐藏在“限奶令”背后
- 《中国行业信用评价A级以上企业名录(...
- 315·BCP网购投诉大盘点
- 毒校服事件警醒服装制造业
- 电子商务非法外之地 亟需认证门槛与信...
- BCP参展2012中国网购会推广认证...
- BCP信用投诉中心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 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 加快商务信用体系...
- 真炒作还是假实惠 “双11”网购盛宴...
- 榆林商务信用平台启动 完善信用体系建...
- 王老吉商标争夺战上演续集 红罐包装归...
- BCP携江苏商务信用平台参展电子商务...
- 360百度大战升级 多方呼吁健全诚信...
- 搭载区域商务信用平台 促商务信用建设
- 南山光明再现丑闻 乳制品企业疑似集体...
- 2012中国行业信用评价推广与应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