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民郭亮军因喝中国劲酒(下称“劲酒”)出现不适,遂以劲酒中含有有毒药材为由将劲牌公司告上法庭。7月22日此案开审,目前尚未宣判。劲酒是否存在可致人中毒的安全隐患?此案引发了对保健酒安全问题的讨论。
喝劲酒不适系中药材中毒?
在郭亮军出示的《民事诉状书》上,提到了这起事件的经过。4月24日,他中午在家吃饭时,喝下大约50ml的劲酒。当天下午两点半左右,他突然腹泻、恶心呕吐,舌头感到麻胀,四肢麻木,全身乏力。他立即前往家附近的门诊,诊断结果为中药材中毒。
由于病情恢复缓慢,4月29日郭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由知名内科医生张绪生主诊,张绪生根据郭亮军的描述出具了门诊病历。
对于自己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郭直指劲酒的配方存在问题:“劲酒里面有三味药材——仙茅、丁香和肉桂是有毒的。我的症状和仙茅的中毒的症状完全一致,而且我恰好喝了劲酒,因此我认为是喝劲酒导致出现中毒。”
《消费者记者》多次就此事联系张绪生医生,但他表示由于时间过去太久,记不太清楚了,并不愿意就其中的细节做过多的解释。
另一方面,劲牌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坚持我们的产品是安全健康的。他(郭先生)当时也吃了饭菜,有没有经权威机构鉴定过?到底是什么致使他中毒?”
据记者了解,肉桂、丁香在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的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上。不少保健酒,包括椰岛牌鹿龟酒、张裕三鞭酒和竹叶青都用到了丁香,致中和牌五加皮酒则用到了肉桂、丁香两味药材。
但仙茅并不在此目录中,也不在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中。但根据卫生部的规定,保健食品中可以采用不超过一个不在药食同源目录上的物品,而该物品(或原料)应参照《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进行安全性毒理学试验。
仙茅是历代本草和现行《中国药典》中唯一被标注为“有毒”的补益类中药。据2010版《中国药典》的解释,仙茅性味辛,热,有毒,并规定了仙茅用量为3至9克。
广州中医药大学丘和明教授告诉记者,从劲酒的配方上看,这样的搭配是可以的。但仙茅有一定毒性,虽然在正常用量之下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的伤害,但是不宜长时间服用。
记者就劲酒里面的仙茅用量咨询了劲牌公司。但劲牌方面表示,这涉及到公司的产品生产秘密,不方便告知,同时也拒绝向记者提供关于仙茅的安全性毒理学报告。
无法调解的产品责任纠纷
郭亮军坚持认为,保健酒作为一种饮料食品,必须要保证食品安全。劲酒所使用的三种有毒中药材严重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99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8条的规定,劲牌公司应当为此承担全部责任。
为此,他在诉讼书中要求劲牌公司赔偿十倍酒价、医药费、误工费,共计422元,欺骗消费者行为赔偿100元,并要求判决劲牌公司停止生产该款产品。
劲牌公司在答辩中称,郭陈述的“劲酒有毒”的观点不成立。劲酒是经过国家指定鉴定机构的安全性毒理学试验、功能学试验、功效成分检测、卫生学试验和稳定性试验的,是经国家卫生部依法审核通过批准后颁发了保健食品批准书的。劲酒有无毒性应该依据官方技术标准为判断标准,而不应依据郭先生援引的某个中医所述的民间标准来判断。
“2012年7月,我们公司在接到郭先生的投诉之后,邀请过他来我们公司参观,他对我们的生产线和实验室是认可的,但是他还是觉得我们的产品有毒,并提出了巨额索赔。”劲牌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郭先生向记者证实他去年参观过劲牌公司,但他否认了提出过巨额索赔一事。“他们那个设备还可以。但是应该这样理解,如果他们用了有毒的药材,不管表面功夫做得多好,这个酒对人体还是有毒的。”郭先生说。
2013年7月22日,这起“产品责任纠纷”案在雨花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当天,该案经一个多小时审理,法官宣布延期审理。(消费者报道)
- 英国男子拔除iPad充电器发生爆炸 触电熏黑手 2013/08/28
- 青岛中海小区向水池内投药引恐慌 称防小孩戏水 2013/08/28
- 北京十里河等地流窜商贩趁机售假 树脂变出毒核桃 2013/08/28
- 康缘药业优质资产隐瞒侵占 涉嫌瞒报关联交易 2013/08/28
- 六里屯垃圾填埋场消纳能力已近饱和 2013/08/28
- 电商税否 解读后商业时代损益表
- 国富泰招商银行共推中小企业增信融资贷...
- 商务信用研究中心
- 国富泰网络信息搜索暨舆情监测情报分析...
- 国富泰信用服务白皮书(V2.0)
- 儿童节遥想:何时能还孩子一片净土?
- 羊肉掺假门再创国人消费信心
- 农夫山泉“标准门”折射中国市场三大缺...
- 国富泰与360战略合作发布会
- 有多少潜台词隐藏在“限奶令”背后
- 《中国行业信用评价A级以上企业名录(...
- 315·BCP网购投诉大盘点
- 毒校服事件警醒服装制造业
- 电子商务非法外之地 亟需认证门槛与信...
- BCP参展2012中国网购会推广认证...
- BCP信用投诉中心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 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 加快商务信用体系...
- 真炒作还是假实惠 “双11”网购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