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资讯新闻 > 正文
    
零售电商行业赖以生存的土壤
2013-02-19 11:13:34 来源:光明网

抛去惊人的盈利额数字和所谓的“新模式”不谈,就其本质而言,电商行业和零售小贩的区别并不大,早期所谓的电子商务,我们也笼统的认为是网上的集贸市场。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各种新模式的也逐渐诞生出来。在电商如火如荼发展的背后,我们也不难看出那些电商“大佬”们中气十足里的一丝娇羞,论盘子,越玩越大,论分量,越来越小。

电商行业的发展一直是根植与互联网平台的商品零售,这点毋庸置疑。

在社会上我们讲究的是“不以成败论英雄”,在商业活动中,比较实际的是“成王败寇”。在此,我们不可避免的要说到一些目前的行业大佬,比如京东商城。

2013年的春节和往常一样,电商的蠢蠢欲动和后期乏力已经没有太多的新鲜感了,新不新旧不旧的观点再一次成为媒体的关注点,这写恐怕也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对于关注行业发展的个体而言,仍旧喜欢透过心想看本质。京东商城在新年伊始宣布融资150亿,无非是想给即将到来的新一轮竞争鼓鼓劲头,这恐怕不会引起同行的过多在意。

然而,一个不怎么新的概念由苏宁提出,还是引起了笔者的一点兴趣。有意的内部文件外泄,张近东有了机会向外界宣布自己的计划,苏宁认为电商业务的发展基础发力点在于店铺,所谓“电商”最终的主宰者是“店商”。

如果非要认为这是向马云挑衅,倒也不为过。但是,招式无论怎么花哨,关键还要看内功。一个是百货商店——实体零售企业的代表,一个是集贸市场——中国最大的零售网络商圈,他们要比试起来,无非要看谁的“站功”更好。

阿里巴巴站的直,也够硬,这份自信来源于庞大的用户基数。尽管如今的阿里旗下产品不止一种,但是强大的号召力却不容小觑。一万亿元的交易额在傲视群雄的同时,也证明了这种虚拟电子商务大融合性的成功。数年来中国电子商务市场风起云涌,阿里稳坐钓鱼台,这绝对不是侥幸。当然,如果说阿里旗下的产品全都尽善尽美,也不是真话,人们对淘宝、天猫的怨言也不是一星半点,这个弱点其实一直暴露在外。

这个弱点也是阿里巴巴成功的根本所在——虚拟经济。

走零售行业的路子,无非是本地化经营和服务;作为一个商品集散系统,淘宝等存在的天然优势在于经营的灵活性和价格优势,还有一点时尚性质在里面。当这种消费成为大多数人都能掌控的内容之后,其吸引力也会随之下降,同时虚拟方式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消费和服务的不对称。马云也表示过,网上这么多假货并不是他想看到的,也不是淘宝的责任。

既然这个弱点大家都看了,只要对症下药,自然也就能分到一杯羹。不过可惜的是,在此以前很多人的勺子不够长。

和淘宝做相同的平台,无疑是自寻死路,而且死的很难看。所以在国美、苏宁等大的实体零售业进入电子商务平台之后,业内很多人都很关注,这是因为实体零售业“站得高”。

我有自己的店铺,还怕你作甚?

苏宁目前80%的销售额是来自于实体店的,从这个比例上说,进军电子商务市场的豪言壮语似乎也是顺应潮流而已。的确,从各大实体零售业进入以来,我们看到的数字虽然在乐观的环境下成长,但横向比较起来,仍然是让人摇头。

张近东近期的表示或许会给实体零售业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所谓的“实体店铺+线上业务”其实早就出现了,也并非是谁的首创,但是动作却一直很缓慢。苏宁此次将自己定位为“零售服务商”,其实也算是画了一个很大的圆圈,最终回到了起点。这是否意味着,苏宁下一步的发展战略会以门店的线上业务为主?还不得而知。

基本电商格局已经成型,实体店的线上发展在众多商家中成了一块“自留地”,毕竟想重新复制一个阿里巴巴的平台是不可能的了。笔者不禁想起了王健林和马云的那个赌注,这份豪赌的胆气,其实还是一种对电商行业发展的肯定。

以苏宁为代表的实体零售行业,除了必要的门店等成本外,还涉及到产品和服务种类的完善。尽管苏宁在2012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中支出,拖累盈利的最大障碍是租赁费用,同时开始关闭一线城市门店,转战二三线——主营电器等产品的供应结构仍是线上发展的不足之处。相信未来的发展中,实体零售店铺仍然要“主修内功”。

实体零售企业比自采自购的电商多了一层保障,希望这层保障不会成为发展的枷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