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风险雷达舆情监测系统搜索,该文章在24时内点击46875次,回复42条。
原文链接:http://finance.ce.cn/rolling/201204/10/t20120410_16856568.shtml
目前,国内生产食用明胶的不法小厂家有100多家,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只有20多家。山东、河北、苏浙等地都是假冒食用明胶的根据地
“转发自调查记者的短信,不要再吃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尤其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不细说。”4月9日,央视主持人赵普的这条神秘微博犹如一剂“猛药”迅速引发网友围观,短短时间内被转发了10多万次。虽然赵普并没有对相关“内幕”展开详述,但仍然引起了不少网友对于老酸奶和果冻食品的担忧。不过,记者昨晚7点左右再次登录新浪微博时,发现赵普已将该条信息删除。
消费者大呼“还有什么能吃”的同时,更关心的是,老酸奶和果冻中“可怕的内幕”到底是什么?赵普的爆料是不是又戳穿了一个行业的“潜规则”?
不过,食品包装与环保专家董金狮昨日一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强调,在事件没有盖棺定论前,不要轻易对原因和影响等进行猜测或下结论,以避免出现大范围的恐慌情绪和消费者对所有食品企业的误解。
旧皮鞋熬出的明胶?
老酸奶和果冻一直是年轻人,尤其是儿童喜爱的食品,在超市货架中,其往往都被摆在显眼的位置以吸引消费者。但赵普的爆料却让不少消费者大为吃惊。不管是论坛还是微博,网友们或在求证信息的准确性,或在发泄不满,或用种种说法以佐证赵普的观点。
比如,新浪微博实名认证、名为“落魄书生周筱赟”的媒体人发表观点称,“所谓老酸奶,就是更浓稠,是大量添加了工业明胶。工业明胶,就是用垃圾里回收的破烂皮革之类做出来的,果冻更是如此。这本该是常识。”名为“朱朱文强”的媒体人也发布消息称,“央视一哥们说,以后别吃果冻和酸奶了。问为啥,他比喻说,哪天你们扔了双破皮鞋,转眼就进肚子了。”
这些爆料造就了昨日一个耸人听闻的猜想:“内幕”或许就是老酸奶和果冻中的增稠剂来自人们平常穿剩下的破皮鞋(皮革废料)。截至记者发稿,该观点未得到官方回复或认同。
“从理论上说,旧皮鞋等废弃的皮革材料确实能制作出明胶,但却是工业明胶。”董金狮解释,“与食用明胶不同,由废弃皮革制作出来的产品不仅没有营养价值,还有铬等重金属,一旦被消费者误食,后果不堪设想。而这正是消费者恐慌的原因所在。”
风险雷达舆情监测系统(yuqing.bcpcn.com)利用上千台服务器组成的云计算处理平台,采用全球独创的专利技术“PeopleRacnk”算法,所开发的舆情监测系统支持对海量信息库的高效搜索以及对于各种论坛、贴吧、博客等网站进行垂直抓取;对发现的数据进行逐条质量评价与分析,自动过滤掉无价值的信息,降低数据冗余,提高监测精准度。对抓取到的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从而为政府和企业客户提供精准有效的互联网舆情数据服务。
区域商务信用平台(www.bcpcn.com)的信用投诉处理功能,拥有专业投诉受理团队及百余名公益律师咨询团,消费者可通过在线、电话、邮件、QQ等方式进行免费投诉。对“实名投诉”采用“每诉必答”,督促企业处理,并最大限度的维护消费者权益;涉嫌违规、违法的提交相关部门处理。投诉处理结果将纳入认证对象的信用记录,并及时酌情调整信用评价结果。投诉处理通过广大消费者的监督和第三方审查评价,将有效帮助地方政府(商协会)加强对本地、本行业市场内企业的监督等工作,可以实现分类监管、惩恶扬善、优胜劣汰等长效机制,有效塑造本地、本行诚信商务环境。
- 【论坛】24小时浸泡变胶状 雀巢冰棍被质疑 2012/05/16
- 质监局:北京无食用明胶获证生产企业 2012/04/12
- 【贴吧】青海明胶污染是事实 罚款年年交 2012/04/26
- 【博客】国家药品局公布药用胶囊抽验结果 2012/05/02
- 【新闻】江西发现明胶造猪耳朵 2012/06/04
- 【新闻】陕西将建食品行业黑名单 加大失信惩戒力度 2012/05/18
- 【新闻】蜀中制药低价背后 胶囊来源成谜 2012/04/27
- 果冻酸奶所用明胶或用旧皮鞋熬制 2012/04/11
- 【贴吧】深圳举报政府采购违规行为最高可奖十万元 2012/06/08
- 【论坛】福建将为供餐单位建信用档案 201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