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信用解读 > 正文
分享到:
    
知识产权界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2013-03-12 15:35:16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报告摘要】

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成就,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入列。

【专家解读】

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

陶鑫良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要进步指标之一就在于科学技术新成果、新成就的突破与涌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的取得和运用。如果说以GDP为主要指标证明我国经济实力总的体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二,藉以说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昨日与今日;那么,以我国这一系列科技新成就为里程碑,则可以说明我国科技进步可圈可点的今天与明天。我们既要为过去一年内我国取得的科学技术新成就及其自主知识产权而自豪,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在许多领域内仍然与先进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

当代世界各国及其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越来越凸显为先进技术创新及其知识产权运用的更激烈的竞争。新的一年新征程,2013年更加任重道远,期待着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更大的突破和相应知识产权运用的更大的提升。

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 

袁真富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培育,我国在航天航空、深海探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嫦娥奔月、蛟龙探海,完成了许多代中国人的梦想。不仅如此,我国也诞生了大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在专利申请数量与质量上,就能“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过程中,我国专利申请数量快速增加,质量也得到提升。截至2012年底,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2件,已接近“十二五”规划的3.3件指标。

专利数量与质量齐头并进,不断催生自主创新的动力,激发自主创新的活力,反映了我国知识产权事业蓬勃发展、科学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以专利为代表的知识产权的转化实施,将成为促进企业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将极大地推动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更有效地服务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报告摘要】

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撑能力。我们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推动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为国家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家解读】

陶鑫良

近年来,我国相继制定与实施了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以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又配套制定了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实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等纲领性政策文件。一方面,面对当前形势,期在长远发展的我国国家战略是凝聚在一起的整体战略,浑然合成,密不可分。另一方面,我国国家战略又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各个侧面有侧重”,从不同的侧面可以重点观察我国国家战略的不同侧重。譬如从科技与教育的视角来看,科技振兴,教育夯基,就是科教兴国战略;再如从人才培养与集聚的视角来看,国家兴旺,以人为本,就是人才强国战略;还如从知识产权国际竞争的视角来看,专利博弈,品牌竞争,版权纵横,举足轻重,就是知识产权战略。

需要强调的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其实就是知识产权经济时代,就是以知识产权来“经济”经济的时代,我国及企业的发展,既离不开知识产权,也躲不开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战略已经全面贯穿在我国国家战略的各个侧面,已经渗透在科教兴国战略中,已经溶化在人才强国战略里,已经一以贯之在我国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新的历史进程中;上至国家战略,下至企业战略,已经须臾离不开知识产权的有效运用和运用有效。

袁真富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创新成果需要知识产权保护,才能厘清权利归属、保障权益分配,进一步激发创新热情。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的战略资源和企业的竞争武器,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投入,才能进一步攻占技术高地,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产价值的重心逐渐由有形的物质资产转向无形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日益显示出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并已经发展成为广泛运用的竞争工具和商业策略,成为增强企业技术能力、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的法律筹码。因此,知识产权战略应当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实施,继续发展完善。我国企业要努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尤其要培育企业的知识产权的战略思维,以知识产权经营利用为重心,让知识产权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护身符和核动力,成为企业创造利润的发动机和加速器。

 【报告摘要】

大力推动自主创新。中央财政用于科技的投入5年累计8729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8%。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007年的1.4%提高到2012年的1.97%,企业研发活动支出占比超过74%。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和知识创新工程,扎实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建一批国家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填补了多项重大产品和装备的空白。

【专家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

刘春田

大力推动自主创新,体现了国家对发展导向的把握。中央财政大幅提高了未来5年的科技投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和知识创新工程,计划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等一系列国家级的科技创新体制,令人鼓舞。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企业的事,是全社会的事。企业和社会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无论是发展动力,还是投资热情,主要来自企业和社会。政府投资的基本职能是动员、引导企业与社会的创新。今后,政府投资比重会越来越小,企业和社会投入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流。就创新能力而言,小未必弱,大未必强,世界上象微软、苹果、华为、百度等由小做强的例证很多。因此,要注意转变观念,尊重科学和市场规律,重视中小企业的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研究员

张玉瑞

2012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97%,居世界第五,位于日本、韩国、美国、德国之后。中国GDP在2000年仅为日本1/4。到2010年,我国名义GDP为5.87万亿美元,比日本多了0.4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正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根据联合国数据,2011年美国名义GDP 15.65万亿美元,中国7.2万亿美元,日本5.87万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2数据显示,美国名义GDP 15.65万亿美元,中国8.25万亿美元,日本5.98万亿美元。所以中国研发投入比例虽然不及上述国家,但是总量还是不少的,而且未来这一比例还会提高,这表明我国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呈增长趋势。

研发投入的增加的背后,是我国知识产权创造快速增长的现实。2000年1月,我国专利申请总量用了15年的时间,进入了第一个100万件。2011年,中国继2010年超过日本后,又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专利申请国。同时,我国专利质量也得到提升。截至2011年底,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首次超过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拥有量。这都证明了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的成就,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报告摘要】

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更加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取得重要进展。

【专家解读】

刘春田

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两翼。先进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一味追求物质利益,不重视文化建设的国家,充其量是经济动物。正逐渐摆脱积贫积弱,建设小康社会,经历社会大变局中的中国人,应当在文化建设中,一方面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本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学习人类一切可贵的文明成果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创新文化,追求高尚,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许春明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段讲话,概括地总结了过去5年我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的进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基因”,不仅传承着优秀的文化血脉,而且为国家和民族现实与未来的发展提供着不竭的文化营养和精神动力。从古今中外的发展经验来看,无论是经济强国还是创新强国,都与文化的积淀与支撑密不可分。同时,文化不但体现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还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符号,也是国际交流与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文化产业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而且,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对非遗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保障。如今,在奔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征程上,回顾成绩,鼓舞和振奋着民心,为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这也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报告摘要】

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专家解读】

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海波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指出了我国下一步发展的战略模式。政府工作报告具体提出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大领域全面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是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化,是在政府工作中对党的指导方针的落实。

改革开放到现在,创新日益成为全面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在我国的政策体系中,创新早就突破了技术创新的范畴,体制机制创新的呼声深入人心、实践不断取得成绩、作用领域涵盖方方面面。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创新驱动战略,预示着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创新将是我国全面发展政策的主旋律、关键词。同时,还应该注意的是,同一段落中还出现了“稳中求进”、“扎实开局”等表达稳扎稳打、务求实效的词句,这也是对“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要求的积极响应。

这一段落的开头语是“深化改革开放”,结束语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蕴含着通过深化改革开放,谋求创新驱动,实现和谐发展的意味。由此可见,新一届政府对改革开放寄予的厚望、和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决心。

刘春田

创新驱动发展是发达国家的重要标志。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并存的社会阶段,在日益高度全球化的国际形势下,要实现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绝非易事。因此,必须下大决心与力气,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勇于啃硬骨头,打破各种阻碍社会创新发展的利益格局。若无此决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以及有效的制度保障,则难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

【报告摘要】

扎实推进文化建设。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专家解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 吴汉东

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具有“四高三低”的特点,即“高技术、高智力、高附加值、高效益、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每天创造的产值达220亿美元,并且以5%的速度不断增长。但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至今没有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没有打开国际文化出口的大局面,没有形成强大的文化国际竞争力。因此,必须实施版权战略,通过文化创新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推动出口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形成创意文化产业出口的竞争新优势:提升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注重版权产业的增长率,构建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内容为主体、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新兴文化业态。

【专家解读】

同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与竞争法中心主任 张伟君

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制度的有力保障。知识产权制度特别是著作权制度和外观设计专利制度不仅有助于激励文艺创作和创意设计,而且有利于鼓励文艺作品的传播利用和创意产品的开发生产,从而促进创意设计等文化产业以及复印机、计算机、多媒体播放机等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但是,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对文学、艺术、音乐、影视、软件等文艺作品以及产品外观设计等提供有效的保护。如果知识产权无法得到有力的保护,盗版侵权产品充斥着文化市场,不仅会挫伤文化创新者的积极性,也将严重损害合法经营者的正当权益,这样,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受到影响和阻碍。因此,要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文化的促进作用,必须提高全社会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效打击盗版假冒等侵权行为。

 【报告摘要】

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对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坚持把稳定出口和扩大进口结合起来,推动对外贸易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和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坚持把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结合起来,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专家解读】

吴汉东

世界经济形势的持续低迷、人民币汇率的不断上升、国内劳动力成本的逐渐上升都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严峻挑战。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速仅为6.2%,离10%的目标相差甚远。如何消除上述困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然选择与必由之路。纵观当今世界发展大局,知识产权优势即是国家实力优势,知识产权战略即是维护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武器。结合我国当前对外贸易粗放型增长的实际状况与国际国内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打造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引擎,必须要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进行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与文化创新。

必须实施专利战略,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推动出口产业从成本优势向科技优势转变,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的竞争新优势:要不断健全科研激励机制,加大新兴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要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着力提高专利产品应用率与附加值;要大力发展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兴产业,提高科技对开放型经济的贡献率。

必须实施商标战略,通过品牌创新来提升出口企业的商标影响力,推动出口企业由成本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变,形成国际知名商品出口的竞争新优势:要扩大出口企业的国际知名品牌增长率,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知名品牌500强的比重;提升知名商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与认知度。

(全文由记者赵建国、柳鹏、王璐、实习记者于朗添采写)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