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辽宁省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始终把信用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无形资本和特殊资源,把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精神的有效方式,作为激发城市活力、增强城市实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创建示范城市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记者近日就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问题采访了大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袁克力。
记者:大连市是全国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之一,您能否介绍一下目前大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进展情况?
袁克力:围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连市专门召开了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专题工作会议,对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工作进行部署。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第一,出台了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实施方案。2016年8月,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大连工作实际,以大连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大连市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对平台建设、信用信息征集、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产品、实施信用奖惩联动等八方面重点任务进行部署,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完成时限,并将创建示范城市各项任务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第二,构建了覆盖大连市的信用信息网络平台,并完善了平台功能。完成2016年度“信用大连”网站升级改造,增设了信用信息征集、联合奖惩、“双公示”和“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公示”等子系统,建设了20家新增信用信息提供主体单位信息报送系统,并积极推进区市县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依托大连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信用数据交换系统,有序推进各信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并对交换数据进行全面处理比对,为信用数据广泛应用打好基础。2010年以来,累计入库信息1381.5万条,向省平台交换信息995万条。
第三,建立了公共信用信息目录管理与信息征集制度。印发《大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以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全面规范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发布《大连市公共信用信息目录(2016版)》和《大连市公共信用信息征集规范(2016版)》,依照目录和规范全面征集全市54家单位(包括41家市级行政机关、2家中央在连单位、3家群团组织、2家司法机关、6家公用事业单位)、4056项公共信用信息,同时还建立起覆盖大连市38个市级单位和14个区市县、先导区的“双公示”信用信息报送工作机制。截止到今年6月底,共向“信用中国”网站报送信息207982条,其中行政处罚信息64490条,行政许可信息143492条,同时在“信用辽宁”网站上公示信息55977条。
第四,完善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公示系统。在“信用大连”网站上设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公示系统”,将各登记管理部门提供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及相关信息进行集中公示。截至2017年2月,企业存量代码、社会组织存量代码、事业单位存量代码全部完成转换,均已建立新旧代码映射关系,预计年底前将完成存量“换照”工作。
第五,加大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工作力度。以大连市政府名义印发《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部署和落实大连市信用联合奖惩各项工作。印发《关于开展公共信用信息应用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大连市开展公共信用信息查询应用、开展跨部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开展公共信用信息社会化应用进行统一规范。印发《大连市建立守信红榜和失信黑名单制度工作方案》,在“信用大连”网站上对有关企业进行集中公示。2016年以来,已有606户企业登上“红榜”, 144户企业登上了“黑名单”。
记者:从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城市发展有哪些意义?
袁克力: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城市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对城市发展意义重大。
首先,有助于推动市场机制建立。银行信用、商业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等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会信用作用机制成为维系市场经济中各主体之间经济关系的重要纽带,在市场经济信用关系发展的过程中必将发挥基础性作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信用机制作用的发挥,对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规范市场秩序,降低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改善投资软环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其次,有助于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提供了有效手段。通过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不断提高社会公共生活的透明度,可以有效降低社会交往的风险和成本,减少社会生活中的矛盾、摩擦和冲突,为社会治理奠定良好的微观基础。
再者,有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一个城市在减少事前审批事项的同时,必然要通过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加强以信用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市场规范有序运行。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对于规范政府行为,塑造政府良好形象,推进政府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建设高效廉洁政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最后,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助推作用。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市场化的信用服务机构将大量涌现,信用经济的增长潜力将持续释放,第三产业的种类、数量和规模将不断壮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将继续提升,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记者: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是城市信用建设的四个支点,大连市近年来在这几个方面都做了哪些努力?
袁克力:第一,抓住关键,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一是出台政务诚信建设实施方案。印发了《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将政务诚信建设分解为探索构建广泛有效的政务诚信监督体系、建立健全政务信用管理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三大模块,包含十五项重点工作任务,明确了各项任务分工,确保工作落实。二是启动政府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建立政府机构失信治理工作情况双周报工作机制,要求大连市51家单位,14个区市县、先导区务必将本地区、本部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的政府机构清零,并要求开展政务诚信建设教育培训活动,避免形成新的失信政府机构增量。
第二,把握重点,深入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在政府采购领域开展信用记录查询。出台《大连市财政局转发财政部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查询及使用信用记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在政府采购过程中,查询供应商的信用记录,对于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等失信黑名单的供应商,取消其投标资格。
在税务领域开展重大税收违法案件联合惩戒。以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作为失信联合惩戒的突破口,大连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文明办、市工商局等20多家单位已对63家失信企业在政府采购、政府性资金支持、金融机构授信、国有土地受让、企业债发行、限制进出口配额和出入境等方面开展了联合惩戒,真正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在交通运输领域开展诚信教育文化建设。印发《大连市交通运输服务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关于转发大连市建立守信红榜和失信黑名单制度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全面加强我市交通运输行业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制定印发《大连市交通局关于印发“信用交通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信用交通宣传月”活动。
另外,对守信企业进行政策扶持、优化服务。大连市服务业委员会建立了市场监测与调控管理平台,对平台上的企业进行信用审核,通过审核的企业可获得内贸领域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大连市税务部门各基层局办税服务厅开辟了信用A级纳税人“绿色通道”,提供特快办税服务,其中金州区地税局为诚信纳税人制定专属服务卡,提供包括专人服务、容缺办理服务、按需“订单式”服务、定期回访服务等12项量身打造的组合服务。沙河口和花园口等地区,也对信用产业和诚信主体予以扶持,提高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
第三,夯实基础,持续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在劳动用工领域实行欠薪企业联合惩戒。建立“欠薪企业曝光台”,同时与建设主管部门建立了冻结失信欠薪建筑施工企业投标资格的工作制度,2016年冻结了106家失信欠薪建筑施工企业投标资格。目前已有大连三川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筑成建筑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65家单位妥善解决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
在医疗卫生领域启动信用分级管理。印发了《2016年大连市高等院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方案》等相关制度文件,对市场主体实行动态分级监管,以信誉度等级调整监督频次,强化准入前承诺,以规范文本承诺信息真实、合法、有效,并承诺承担约束和惩戒。通过省大连市信用平台、委门户网站等多途径强化信息公示,强化社会监督。大连市卫生计生委、市教育局、市工商局等多个部门建立信用信息共享的联动机制,加强部门间联合监管,强化多部门联合惩戒。
在房产、物业等领域建立红黑名单制度。出台《关于印发大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局建立守信红榜和失信黑名单制度工作方案的通知》,建立涉及房产、物业、住房保障、房屋租赁等领域的守信红榜和失信黑名单制度,根据市场主体信用状况,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全面落实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分类监管、事后信用联合奖惩,并将该制度作为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强化业务管理的重要抓手。
第四,守住底线,大力推进司法公信建设。一是推动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为强化信用惩戒,大连市法院对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等特殊被执行主体发布敦促履行公告,向社会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25504例,1166件案件的被执行人慑于压力主动履行义务。同时,不仅通过官方微信平台和审判大楼LED大屏幕对510例失信被执行人进行曝光,还在“信用大连”网站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失信曝光,充分发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在信用监督、威慑、惩戒和心理强制的“利剑”作用,全面挤压“老赖”的生存空间。
二是推动法律服务红黑榜建设。大连市司法局印发了《法律服务守信红榜和失信黑名单信息发布制度》,涵盖了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司法鉴定和法律援助等行业,详细规定了红黑名单评价标准、信息构成、发布、撤销等事项。
记者:在推进城市信用建设过程中,大连市都遇到了哪些困难与问题?
袁克力: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国家和地方目前大多采取“联席会议”或“领导小组”等工作体制,信用体系建设的常设机构不健全,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不匹配,不利于有关法规、政策和财力等关键资源落地,影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效果。
二是信用联合奖惩等工作落实需要部委出台配套政策。近两年来,国家部委间签署的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较多,但目前大多数仍然缺乏必要的实施细则,而合作备忘录不具备强制性,地方政府部门难以实际操作。
三是金融类和非金融类信用信息整合缺乏统一平台。金融类信用信息管理部门是人民银行,非金融类信用信息管理部门是国家发改委,两大类信用信息缺乏统一共享平台,共建共享难度大,极大限制了信用信息应用。
记者:作为全国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大连有哪些创新点和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袁克力:一是在东北地区较早实现“公共信用信息目录管理”。大连率先在全省编制完成公共信用信息目录(2016版),把行政区域内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和使用纳入统一的管理架构,解决了以往信用信息征集使用工作碎片化、缺乏有效约束、难以统一规范等问题。
二是推行信用信息应用统一要求、统一工作规程和统一考核标准。印发《关于开展公共信用信息应用有关工作的通知》,在东北地区率先推行政府行政事务查询公共信用信息制度,将信用分类管理引入社会治理各领域。为跨部门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提供统一的工作规程、信息公示和管理系统。
三是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引领“放管服”改革。近期将出台《大连市公共信用信息应用目录(2017版)》《大连市典型守信行为和严重失信行为清单》《大连市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清单》,继续扩大公共信用信息应用领域,以信用体系建设为引领,加快推动“放管服”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记者:在为中小企业、微创企业建立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为核心内容的企业信用服务体系方面,大连做了哪些探索?
袁克力:一是依据信用评价推出“银税互动”服务。大连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银监局与16家银行签订合作协议,推动纳税信用成为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信用资产,将纳税信用作为企业融资的重要依据,为诚信企业开辟更加宽广的融资渠道。目前,该项措施已得到大力推行,累计发放贷款430.15亿元,服务惠及2968户企业。
二是推动“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贷款融资。大连市工商局与人民银行大连支行、大连银监局联合出台《关于发挥“守合同重信用”品牌价值进一步推进涉农贷款的意见》,为涉农企业拓展融资渠道搭建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金州新区召开座谈会、协调会、对接会5场,走访企业、农户40多户,达成贷款意向5家,涉及金额785万元。
- 构建诚实守信社会生态 营造公正公平营商氛围 2017/07/27
- 河南省“红黑名单”促进企业诚信建设 2017/07/27
- 文明出行 应让“失信者”无所遁形 2017/07/27
- 让失信者到处碰壁 守信者畅行无阻 2017/07/27
- 确保食药安全须用好公益诉讼制度 2017/07/27
- 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培训会成功召开。
- 国富泰与您共建"诚信之壤"
- “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启动大会暨中国盐...
- 第五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 暨“互联...
- 电商“双11 ”有诚信才有未来
- 我国建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倒逼企业诚信...
- “6.14信用记录关爱日”完善征信体...
- 疫苗之“殇”?暴露的是社会诚信缺失的...
- 信用监管体制缺乏 “百度推广”深陷信...
- 2015年国富泰信用工作时间轴
- 第四届中国行业信用评价结果推广与应用...
- 双十一走过“七年之痒” 电商诚信为首...
- “中国企业经营信用累计认证”正式落地...
- 国富泰参与联合国论坛 引领中国信用走...
- 第四届行业信用研讨会
- “吃人电梯”何时休?事故频发谁之过?
- 互联网+大时代来临!
- 大数据时代下的信用体系